“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這是一種文藝的憂傷;“當你老了,依然是風景最美的夕陽。”這是一種市場的信心。
“旅游+養老”,既是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產業鏈條的深度拓展,也是老齡化趨勢下養老產業生機勃勃的藍海。日前,記者在國內老齡產業服務機構樂蓮集團旗下北京樂友友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樂蓮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在京聯合主辦的“整合產業資源,開創旅游式養老新模式”概念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養老服務機構的樂蓮集團,將加快布局旅游式養老,再次攪動了旅游式養老市場的“一池春水”。

瞄準政策熱點
“旅游式養老必將成為未來中國老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樂蓮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和大眾旅游時代的興起,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游,正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旅游+養老”受到了國家層面前所未有的重視,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今年3月,國務院出臺《“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養老服務產業與健康、養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無獨有偶,去年年底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也明確要求,“制定老年旅游專項規劃和服務標準,開發多樣化老年旅游產品。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非營利性鄉村養老機構,完善景區無障礙旅游設施,完善老年旅游保險產品。”
不僅如此,今年2月5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去年年底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旅游等重點領域在釋放潛在消費需求、引領消費升級中的作用。
短時間內,國家如此密集地就“旅游+養老”作出部署,令業界備受鼓舞。中國旅游協會原秘書長李維瑜這樣解讀政策釋放的信號,“旅游已經從行業變成產業,旅游式養老就是其中一個方面,要讓老年朋友走起來,從中國走向世界,讓我們這抹夕陽成為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突破市場痛點
樂蓮集團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旅游式養老的核心元素,應當包括符合適老標準的宜居環境、餐飲、文化、觀光方案、健康、安全保障、交通、支撐性服務等多項內容,還應當配備線上線下一體的結伴出行系統作為支持。
“旅游式養老對目的地的氣候和環境舒適度、交通、醫療有較高要求。”北京工商大學旅游營銷系主任張運來強調從養老的視角來看待“旅游式養老”。他說,它重點強調的是過程,要通過旅游的形式來豐富養老生活。

除旅游要素外,養老仍是最核心的市場要素。“老年人要保持輕生活、輕飲食的生活狀態,在出游過程中,要盡量飲食清淡、適當品味當地特色美食。”北京西城區老醫藥衛生工作者協會名譽會長徐素英提醒。
中日友好醫院教授左選琴根據多年醫學經驗提醒,外出參加旅游活動前,老人一定要做好身體的自查,保證健康和安全出行。
“旅游+養老”更需要文化環境的營造。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裁高芹,擁有多次參與并組織文化主題出游的經歷。她強調,“旅游式養老對旅游過程中的文化元素有較高的要求。”
專家學者們希望像樂蓮集團一樣試水旅游式養老的企業聚合更多產業資源,為老人結伴出游構建平臺,解決旅游過程相關問題,保證老人們出行省心、放心、舒心。
布局產業重點
樂蓮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旅游式養老是樂蓮集團潛心研究為老服務的重要板塊,經過3年時間的積累沉淀,樂蓮集團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化服務。目前,樂蓮旗下北京樂友友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樂親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旅游式養老搭建起全新的平臺,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以用戶服務為主導,逐步完成了產業化布局。
據介紹,樂蓮集團已經相繼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北京、上海、廣州、廈門、西安、成都、貴陽、武漢、天津、無錫等地部署了中國老人旅游式養老的基礎工作。
文章來源:中國旅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