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三門縣橫渡鎮東屏村位于湫水山腹地,瀕臨三門灣???,背靠龍母山,環村皆山,有控山帶海之勢,得屏山潁水之勝。東屏村依舊保持著過去時的樣子,沿著岙里溪,經過風月橋,那些年代久遠的老房子、老街,向現代的人們展示富有“中國元素”的鄉村實景。
“四面有山皆入畫,一年無日不看潮”,東屏被譽為“中國畫里的村莊”。東屏古村,背靠龍母山,村前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流過,村中有一條岙里溪把村子一分為二,形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屏風,故名東屏村。元代至正年間,太公陳晉挺曾任寧海教諭,其子陳拱辰喜愛東屏的山水,擇居東屏,成為東屏村始遷祖,從此瓜瓞綿延,經過600多年的繁衍,至今已有32代,成為三門陳姓聚居的第一大村。
村口過橋,首先看到的是鎮東堂,這是東屏村的家廟,中堂供奉著釋迦牟尼、觀音、彌勒,兩廂供奉著楊相公和趙元帥。再往里走幾十米,見一鵝卵石砌成的石墻,紅色燈籠的襯托下的“東屏古村”四個字分外顯眼,往右拐,是村史展覽館,往左拐是陳氏家祠。有小溪從祠堂門口靜靜地流過,溪上還保存著三座年代久遠的石拱橋,以祠堂邊上的那座最為精致,名叫風月橋,橋上爬滿了青藤,來自紹興的畫家正用手中的畫筆把這座古橋變成一副美麗的油畫。陳氏宗祠左靠風水墻,前臨岙里溪,岙里溪和南溪在此形成回瀾水的景觀。
東屏歷經明中期倭寇肆擾,清初海禁毀村,幾度涅盤,重建后其村莊采用組團式布局,修建厚墻、狹巷、窄窗為代表的海防特色建筑,被譽為“中國海防文化第一村”。東屏還擁有完善的古村落建筑群,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雕刻裝飾等,享有“浙東傳統民居博物館”的美譽。
漁鹽古道,穿東屏村而過,蜿蜒于村北白栲嶺上,延綿數十里,“上通臺溫,下接寧紹,往來行人絡繹于其間”,東屏村一度曾是三門灣地區的一個商品集散地,更有“東屏府”之美譽。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隨地勢而筑,錯落有致。
六百多年的滄海桑田,六百多年的歲月積淀,鑄就東屏的悠悠古韻;延綿彎曲的山脈溪流,控山帶海的廣袤胸懷,繪就東屏的娟娟美貌。東屏,如一本厚重的古書,承載著薪火相傳的脈脈鄉情;東屏,似一缸醇香陳釀,洋溢著芬芳撲鼻的暖暖美意。
為保護好東屏古村落真實的歷史遺存,圍繞“修復優雅傳統建筑、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閑生活方式”的目標要求,東屏村通過歷史文化遺存保護、文化挖掘、環境修復、村莊整治、旅游拓展等綜合措施,全面保護東屏村歷史文化村落的建筑形制、整體風貌、民俗文化以及自然環境,使其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及清朝、民國、近現代各個時期的建筑風貌得以展示,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