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田園綜合體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田園綜合體成為繼特色小鎮、農旅結合等等之后,盤活鄉村資源,富裕農民生活,建設美麗鄉村,提升農業附加值的重要載體。
一、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新載體+新平臺
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那么田園綜合體對鄉村振興的有什么樣的助推和孵化作用呢?首先它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新的載體,因為在鄉村發展的路程中大家不陌生,以前有各個層面的對鄉村發展的定義和推動的方式。
但是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新的載體,另外它是一個新的平臺,因為綜合體比單一定位美麗鄉村的好處在于它可以承載的東西和事物以及在產業鏈上各個端點的疊加會更加強大。
二、城鄉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新撬動點
融合這兩個字在十九大中提出的也是非常多,融合是一個事物不斷發展的過程,和一個更加包容和很多事物能夠共同存在的層面,以往提的城鎮化或者城市化確實有些片面。
因為它是一個非黑即白、“非農村即城市”的概念,但今天我們將在一些發達國家、歐美國家依然有鄉村,依舊有城市,它們在經過上百年的城市化歷程中并沒有使鄉村消失掉,而是非常好的融合發展,所以融合這個層面上,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新的引擎和新的助推,毫無疑問在融合中是一個新的撬動點。
什么東西能承載融合的容器,田園綜合體就是非常好的一個容器,能把這些事物很好的、有機的融合鏈接進去。
三、鄉村升級:+新農村發展方向
中國一直在推動鄉村的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出現就是美麗鄉村的升級迭代。它解決的是鄉村的美化、基礎設施的完善,解決了外觀空間的問題。
但是產業化怎么解決,繼續發展怎么解決,所以田園綜合體在更能帶來外來流量,更能帶來新的運作模式,所以我們理解田園綜合體是對美麗鄉村的升級。
另外作為一個新農村的發展方向,對鄉村來說確實是鼓舞人心的。
四、產業激活:產業激活的新動力
以往在農村最難解決的,不是我們投了一些錢,政府給了一些補貼,讓空間變得美了,環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接下來老百姓的生活,生產要素的重組,以及經過我們的助推后是否讓老百姓有一個實質性的收益,這是需要思考的。
所以產業激活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激活不是一味地、硬性的扶貧,而是經過事物的推動,讓它進入一個活化的過程里。所以我們理解田園綜合體是鄉村、農業產業激活的一個動力。
五、脫貧創富:鄉村脫貧創富的新路徑
脫貧后面必須加兩個字“創富”,因為脫貧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硬性的一對一的方式,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相信這是脫貧的最終目的,所以脫貧一定是教會了當地老百姓在政府和企業的領導下他既脫貧了,也在找到了一條創富的有機發展的道路。所以田園綜合體會成為鄉村脫貧創富的新路徑。
六、土地流轉:深化農村土地改革的新抓手
土地流轉在近幾年是一個非常火的問題,而田園綜合體對土地流轉具有深化的意義,也就說是說田園綜合體深化了土地流轉,以前的土地流轉是一種什么形式呢?
開發商將土地一畝一畝的承包下來,但是承包下來了怎么辦?這樣的土地流轉沒有一個很好的模式,沒有深化。
土地流轉本應該是農村土地深化改革的一個抓手,這個抓手既解決了當地土地流轉的經濟問題,同時解決了永續發展的路徑。
七、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承載體
農業是鄉村或者田園綜合體一個非常基礎的產業,在這個基礎產業里就需要有一個新的承載體,田園綜合體并不是說企業將土地承包下來就會比農民種的更好,而是以各種現代技術將農業推向現代化。
八、管理經營:管理經營+組織結構+利益分配的優化
管理經營以前是一個二維緯度的變革,從最初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田包產到戶再到部分企業的介入,實現了農莊的發展,實現了土地流轉,但這只是第二步,第三部就是田園綜合體,它以更加合理的管理經營模式,更加合理的組織結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重新優化了基于土地的管理問題。
九、融合發展:農業+旅游+生態+居游共享新格局
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發展,首先基于農業+,如果我們做田園綜合體做到最后都蓋成了房子這也不叫田園綜合體,田園綜合體首先是基于農業+的概念發展起來。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進行了多項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優質農產品供給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下一步,如何讓農民充分受益,讓投資者增加收益,將是“三農”領域改革面臨的新挑戰。
田園綜合體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有助于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實現現有的產業及農莊、農場、農業園區、農業特色小鎮等的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