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面臨著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家庭離散化、土地荒蕪化等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當前農村發展的突出問題。農村如何集聚人氣、財氣,激發鄉村經濟活力,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展的突出問題,一定要上升到產業發展層面。只有產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帶來農村經濟的繁榮,而發展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繁榮的重要途徑。
鄉村旅游作為以鄉村為場所,以田園為基地,以庭園為載體,以文化為靈魂,以農村生活方式為體驗的新型旅游業態,能帶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種植業、交通業、商貿業、餐飲業、住宿業等相關聯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美麗繁榮,使鄉村由單一農業經濟轉變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多元化經濟,有利于保護鄉村生態環境,解決農村空心留守離散問題,保障鄉風文明和有效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擁有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振興鄉村,規劃先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边@也為鄉村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堅持城鄉融合、整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依照“先謀劃再規劃后建設,先整體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有特色、有重點、有區別開展鄉村振興建設,做到空間布局優化,功能定位合理,配套設施完善,梯次銜接有序,實施落地可行。
振興鄉村,產業為本。鄉村旅游根植鄉村,與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民生活深度融合,與“三農”工作緊密相聯,是促進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重要支點。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鄉村旅游景點的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的推介,鄉村旅游標識標牌地圖的繪制,鄉村旅游自駕游營地的規劃等,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依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度假園區。推行“旅游+農業”“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電商”“旅游+扶貧”“旅游+科技”“旅游+金融”等新業態,打造高品質、個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創建一批星級鄉村旅游區,提升鄉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讓游客“玩的開心、住的舒心、吃的安心、消費放心”。
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村新興服務業,延伸產業鏈、衍生新業態、增加附加值,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引進龍頭企業,戰略合作者,成立合作社,加快推動農業特色化、產業化、標準化、設施化、社會化,培育和優化賞花采摘、觀光體驗、休閑度假、康體養生、創意農業、研學實踐、農業科普、自駕露營、水上樂園、漁業垂釣等旅游項目,全面提高鄉村旅游的豐富性和體驗性。
要推動產品變商品,支持各地包裝推出一批農特產品,通過分級、包裝和文化挖掘,開發成地域和文化特色鮮明的伴手禮,轉化成旅游商品。強化品牌意識、標準意識,支持各地對糧瓜果油畜禽等土特產品、農業精深加工產品、有機農產品、畜禽加工產品等進行商品注冊,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規?;藴驶a,提升產品的價值。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滿足旅客對鄉村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建立電商服務平臺和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搭上農村電商的快車,實現網上暢銷隨時隨處可購包送。
振興鄉村,關鍵在人。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外流”,農村常住人口逐漸減少,很多村莊出現了“人走房空”現象,村莊空心化、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的問題格外突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要千方百計發現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創造人才,讓更多人才參與鄉村振興,讓農民從中受益得利,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培養大批人才,并帶動農民素質整體提升。鄉村旅游是“雙創”的大舞臺,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引進了大批企業家和知識分子到鄉村發展,吸引了大批大學生和有志青年到鄉村創業創新,很多本地大學生也主動放棄在城里工作的機會,返回家鄉投身鄉村旅游發展。讓許多當年跳出農門的優秀學子從離巢拼搏到歸巢返鄉,回到農村成為了新型職業農民,大展身手。
鄉村旅游還帶動了農村本地人才的成長,培育出一大批懂農業、懂旅游、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旅游帶頭人。對農民來講,發展鄉村旅游影響和改變了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改變了生活方式,樹立了發展意識、市場意識、合作意識、法制觀念,整體素質明顯提升。
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將那些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傳統建筑、農耕器具、民間技藝、手工制作、風俗禮儀、風土人情挖掘出來,保存下來,以活態化的方式進行傳承和創新,轉化成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通過主題開發、節慶活動、文化展示、網絡營銷、互動體驗、創意創新等形式,既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又保護、傳承和復興了傳統文化,還強化了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振興鄉村,生態優先?!翱吹靡娚健⑼靡娝⒂浀米∴l愁”,才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保護良好的鄉村生態環境是進行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科學規劃、加強管理和有效治理,開發鄉村旅游有利于鄉村旅游參與者生態環保意識的提升,有利于鄉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有利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讓農村環境更加優美,空氣更加新鮮、水質更加潔凈、食品更加健康,才能吸引游客、留下游客,滿足游客在欣賞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鄉村民俗生活的過程中,走進自然、愛護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感需求,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扎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聚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整治、廁所革命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做到全覆蓋、無死角,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大力推動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科教文衛體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推進鄉村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