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觀園,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南菜園西街,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觀光旅游、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的綜合性旅游區,被列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興建于1984年。
北京大觀園主要景點由瀟湘館、沁芳橋、櫳翠庵等多余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是一座再現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景觀的仿古園林。
園內主要景觀有曲徑通幽、怡紅院、瀟湘館等。“曲徑通幽”為賈寶玉根據唐代詩人常建的詩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而題;是迎南大門的一座用太湖石疊砌而成的假山,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開門見山”特色。而寓意卻是只有沿妙道曲徑蜿蜒穿洞而過、方能領悟園中幽雅的景致,又藝術的運用了“藏景”的手法。
其總體方案,均經紅學、古建、園林、文博等各方專家群智而定,忠實《紅樓夢》原著及時代風尚,如賈寶玉住的怡紅院,富麗堂皇,脂粉氣濃;林黛玉住的瀟湘館,翠竹千竿,幽窗指涼;元妃省親下榻的顧恩思義殿,皇家氣派,雍容華貴——園內亭臺樓榭,游廊曲折,花木繁茂,碧波蕩漾,更有鹿鳴鶴舞,孔雀開屏,水中魚躍,鴨鵝高亢,盡顯紅樓意境。
進入大觀園的第一座橋,是沁芳亭橋,它在大觀園中軸線上,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拱,獸面銜吐,四周均有美人靠,波光倩影,宛若瓊閣。沁芳池里魚兒悠游,游玩的孩子專門帶著魚食來喂魚兒,爭食的魚兒攪得水中漣漪片片,惹得許多游人駐足觀看。橋上建有一個亭,稱為“沁芳亭”。“沁芳”二字是寶玉所取,亭上還有一副對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瀟湘館四面被水環繞,水中植有成片成片的荷花,碧綠蔥翠的荷葉鋪滿池塘,清新脫俗的荷花,裊裊的開著。清新的空氣,靜謐的空間,悠閑的人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怡紅院是賈寶玉的住所,懸“怡紅快綠”匾額。“紅”暗寓門前西側的西府海棠,“綠”指東側的芭蕉,是園中最為華麗的院落。瀟湘館是林黛玉的住所。黛玉的書房建筑外觀均為斑竹作,“斑竹一只千滴淚”正適合“瀟湘妃子”以淚洗面、多愁善感的性格。
顧恩思義殿——省親別墅是大觀園主景,元妃省親活動的主要場所。玉石牌坊高8米、寬11米,宏偉瑰麗,正殿后為大觀樓及東西配樓,整個院落充滿了皇家邸宅豪威、華貴的氣派。
周汝昌因見北京恭王府萃錦園有天香庭院,便索隱其為大觀園原型。其實,“天香”在古代是流行詞匯,無論恭王府天香庭院還是禹之鼎《天香滿園圖》,《紅樓夢》都與它們無必然聯系。恭王府是和珅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五十三年(1788)新建的府邸,后又經恭親王奕訢大規模改擴建,曹雪芹無從寓目。反過來說恭王府及萃錦園的設計建造學習了《紅樓夢》的大觀園還差不多。
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上堪稱絕藝,是典型中國個性、中國風韻、中國氣派的藝術瑰寶。其美學風格是與詩詞書畫相結合,追求詩情畫意。“山水橫拖千里外”“銜山抱水建來精”,園藝家將自然界美麗的真山水復制變形移植到一個有限的園林空間內,營造親近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令人心曠神怡,如在畫中,“竟比那畫兒還強十倍”,使之非常適宜游賞、休憩、感懷、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