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景觀介于城市景觀和純自然景觀之間,是有自己生產生活方式的田園風光,因其具有自然與人文并蓄的特色,也是一種獨特的旅游資源。村落、農田、道路、河流等等都是鄉村景觀,甚至祠堂、石墻、洗衣場所、晾曬稻子的架臺等都是有趣的鄉村生活風景。如何將這些獨特要素進行規劃設計?
鄉村景觀設計原則、要點
1.設計原則
生態性原則: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應該嚴格遵守景觀的生態設計,充分尊重鄉村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
經濟性原則:構成鄉村景觀的主要內容是經濟結構。鄉村是重要的經濟單元,受到農業技術、自然資源、耕作方式等的影響,農業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擾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是鄉村景觀規劃的原則和出發點。
地域性原則: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有的鄉村景觀,這些景觀反映了鄉村特有的地域特點。
從自然景觀來講,必須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和多樣性,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原則是以創造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充分尊重地域景觀特性對于展現農村風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人文景觀來講,景觀規劃設計要深入農村的文化資源,如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加以開發利用,提升農村人文品味,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融入性原則:在進行村莊的規劃布局時要吸納當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設計要體現當地的風格,同時還要尊重村莊中現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狀況,因地制宜的設計一些人工景觀,盡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景觀形態。
2.設計要點
針對鄉土地的合理使用和鄉村旅游開發的景觀規劃研究,論述了“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生態網絡”以及“自上而上”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鄉村景觀生態規劃模式;探討景觀生態學方法在休閑農業規劃中的應用;亮眼辯景認為應采用保護生態環境、完善景觀結構、建設生態工程、創造和諧人工景觀四種方法來對鄉村景觀進行規劃設計。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延續場所人脈:在設計中,注重反映鄉村景觀所體現的場所歷史、延續場所文脈,成為構建新景觀、體現場所獨特性的一種方式。
保存農業體驗:現代園林是為大眾服務的,除了休閑、游憩的功能之外,也兼具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對于城市中的兒童來說,對農業的體驗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內容。鄉村景觀是人們感受鄉村氣息的重要載體,也提供著農業體驗的重要作用。
借景田園風:鄉村廣闊田野上斑斕的色彩、美麗的農田、起伏的山岡、蜿蜒的溪流、蔥郁的林木和隱約顯現的村落,體現了海德格爾對理想的人類生存環境所下的定義——“詩意地棲居”。這里沒有什么值得一說的旅游景觀,只有一片平常的稻田。風景在哪里?就在稻田里。
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文化復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繁榮鄉村文化,建設文明新鄉風是鄉村文化的主要發展方向,鄉村文化振興要以地域特性和鄉村社會性質為依托,融合鄉村產業升級、社會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等要素,激發鄉村社會成員的“文化自信”,在傳統的鄉土文化精神與現代的生活方式實現鄉村文明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