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黃油菜地,一望無垠,夏雨打濕屋檐,落的荷花亭亭玉立,秋之物語,層林盡染紅于二月花,冬寒蕭肅,寧靜古村又過一年。徽州古村美得不像話,或許有些殘破卻總能戳中每個中國人的心。
澍德堂
靜思聽雨,夢溪觀荷
澍德堂三字,有歷史,有故事。主人蘇女士祖上的名號在這里繼續延用。“澍”字本為及時雨,與“德”相得益彰,傳承意義非同一般。
大門更在古鎮入口毫不起眼的一扇木門之后,不顯山,不露水。進了大門,才發現里面別有洞天。無論何處,門窗成框,圈出的都是滿目別致的風景。
精髓在于荷塘,一側建筑古樸淡雅,一側蓮葉碧綠。白天、夜晚、晴時、雨時皆美,每走兩步角度微變也有不同的感受。
民宿客房名字充滿詩意:拂柳、觀荷、靜思、時雨……原木極簡與中式古樸的交融,讓客房保留著古舊色調的同時,也加入了現代流行的家具元素,搭配上恰到好處。
御前侍衛
刀光劍影永不朽
雍正四年,舒璉因救駕有功,雍正賜其御前侍衛封號,并御賞一座九檐祠堂,立于雍正丁末年春月。
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直到2014年,著名電影人張震燕與此地結緣,方才造就了如今這極具特色精品民宿。
結構分兩部分,一進咖啡館基于徽派老祠堂的傳統建筑結構。二進鐵藝大門為酒店部分,保留了徽派建筑天井、四水歸堂的建筑特色,同時又融入了20、30年代民國海派裝飾風格,呈現“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風范。
一部老宅弄中的電梯帶著令人欣喜的復古感,直達2、3層的客房。徽派元素隨處可見,挑高的木梁、復古的家具、開放式的格局,還有那一抹溫馨的的暖色燈光...
張公館
一段徽派明清舊時光
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文物級建筑,是唯一能看到宏村全景的老宅子。
入口很小,內在卻別有洞天,徽州典型的四合建筑中。江南林園式的庭院布局,講究山水意境。
字畫是15間客房標配,木榻、梳妝臺、雕花木床、古木衣柜,隨處可見。鏤空雕花門窗,點綴各個角落,仿若穿回明清時。
相較古建,公館更是一份情感,是一份關于生活的信仰。就連坐在院中泳池旁,欣賞老板親自設計的木雕池壁都別有風味。
一品更樓
朝廷一品大員之豪宅舊夢
本是兩江總督汪日章在宏村的居所,也是宏村西向最古老的明代建筑。三進三天井呈品字格局,外有一個一字型長巷弄,故名。
馬頭墻、小青瓦一個不落,各處藏著漂亮的石雕。正廳左右字“交天下益友,讀古今好書”,也是主人設客棧的初衷。
共有間客房時間,從印月、沐蘭、仙錦,到煙瑀、金縷、靜韻等,每間都有自己的格局和主題,無一重樣,布置著中式架子床、榻榻米、提花織錦寢具……
關麓小筑
從傳統民藝出發的鄉村生活
曾經,黟縣手工藝名氣響亮,如今卻瀕臨著消失。幸而,在關麓小筑內,你依舊可以看到這些古樸而有意思的東西。
為更好的傳承和保護傳統工藝,小筑從修葺開始就請當地工匠,采用老料古法,盡可能的去還原徽派建筑的原始風韻。
前廳是傳統徽式小四合,七間客房分布在兩層樓之中,沒有復雜、奢華的設計,簡單而質樸,在柔黃色燈光的映照之下,暖意心生。
敘微舍
鬧市古宅里的一場摩登夢
黎陽老街,歷史可溯至東漢,是為徽派文化代表。老街上坐落著十余幢徽式古民居,其中最大的汪宅,如今是一家名為敘微舍的民宿。
窗戶上的雕花,滿目的植物,成套的茶具都另這間古宅更賞心悅目。此外一些風格硬朗的現代元素加入,又注入了一絲鮮活氣息。復古和摩登,都在這間百年老宅里了。
根據老宅的格局設計了七間客房。敘微舍的靜是源自其建筑的特點,置身鬧市卻庭院深深,一墻之隔以外的喧囂都事不關己。
南薰繡樓
百年前徽州的最美繡樓
一座徽派傳統與西洋風格結合的繡樓,4棟樓連體而成,前后兩院。建于180多年前的道光年間。
主人宮原是一本雜志的主編,第一次來此旅行,便愛上這里。賣掉深圳的房子,來買下這處沒落的老宅,重新休整。
共5間客房,奪目莫過于正對于南屏山的精美繡樓房,寬敞而明亮,繡花窗上鑲嵌著德國彩色玻璃。推窗,南屏靚影存入老宅記憶;關窗,五彩光線又是夢幻別致。
倚南別墅
古宅倚春光,南窗寄幽夢
建于清咸豐年間的倚南別墅,距今160余年歷史。雕梁畫棟,描金繪彩,其樓板斗拱、雀替、蓮花門等處工藝精巧的木雕,堪稱南屏一絕。
背倚著南屏山,而名倚南。本是南屏村四大財主之葉自珂宅,一股軒昂之氣,規模和格局上都格外富貴大氣。
十二間房,分別以筆墨紙硯、琴棋書畫、漁樵耕讀十二字命名,配以不同的設計裝修,風雅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