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樟村史稱“云塢古村”,至今有一千年的歷史。那里生態環境優異,天然景點連綿不絕,秀水奇巖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間仙境,恰似世外桃源,有白云飛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該村歷史名人較多,文化底蘊濃,村風、民風淳樸。
實施村莊整治以來,下樟村以村莊規劃為先導,以環境整治為手段,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時下樟村以特有的古民居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依托,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實現產業轉移,農民收入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大力繁榮了農村經濟。
下樟村歷史上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村風民風淳樸,宋時隱居于此的名士管師復曾向當時的仁宗皇帝描述:“滿塢白云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勾畫了該村無限的田園意境。近代史上下樟村人鄭玉奎早年投身革命,抗戰時期曾任新四軍江南繁昌總局參謀,“皖南事變”被捕后英勇就義,現故居保存完好。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跡-白云廟、清代懸壁式廊屋結構木橋-白水橋和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民居建筑雕梁畫棟,古樸典雅,道路多為鵝卵石鋪就,與古建筑和自然生態渾然一體,別樣和諧精致。
古村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村四周山高澗深,森林茂密、石奇瀑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其展示得淋漓盡致,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跡、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群、鵝卵石鋪就的古道,與自然生態渾然一體。
村中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筑,雕梁畫棟,錯落有致,至今保存完整,形成一定規模的古代建筑群。從群體布局看,古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狹長的坡地上,因勢而造,隨周邊山勢的走向而變化朝向。村內現有龍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鄭玉奎烈士故居,古建筑云塢書院、鄭氏祠堂等。
村貌古樸如舊,村居錯落有致,民風善良好客,農家菜別有風味,濟公巖栩栩如生,阡陌風光理為獨特。頂平寬闊,梯田層層,清代古民居下樟村雄踞中央,因其村口上首有千年古樟而得名。游客到此還可以到村中古廟欣賞百年野靈芝,到云塢書院參觀詩書畫展,到皖南事變烈士鄭玉奎故居瞻仰革命先賢的光輝業績。村內的農家客棧別具風格,是旅游的好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