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花園是2008年3月才開辟的景點,彩云之南的夢幻茶花民居 她被山茶花、杜鵑花和十八溪水傾注的洱海母親湖所環繞,背靠蒼山的鮮花、龍膽、高河菜,被所有來過的人稱為“云南第一園”和“夢幻白族民居”,也是“驚奇、神奇、激動”的代名詞,頸上繡滿花環穿著繡著山茶和杜鵑的服飾,白里透紅的白族人能歌善舞,吸引了世界上向往大理彩云追月的夢幻人,當洱海清澈的水從金色點染的一刻到金梭射向點蒼山的彩云時,陽光也就慵懶地撒遍了張家花園這座東方“夢幻民居”。
傳說中唐時南詔,宋時大理國御用禮賓合院式皇家建筑,由五個三坊一照壁,一個四合五天井和大理獨有的后花園組合而成,白族民居歷史上最大的建單元“六合同春”,文稱“鹿鶴同春”以金鹿與白鶴為祥瑞象征,建筑文化源于南詔王國統一的洱海六個部落的建筑文化,南詔大理國的民族團結象征,南詔,大理國王聽取政見及宴請部落酋長的禮儀建筑,興于南詔大理國,毀于元世祖平大理國,大理人民祖輩口口相傳至今,是大理人民千年夢想的白族民居理學建筑花園。
園門為磚雕門樓,書有“廬愉河清”四字,兩側就有三幅對聯,進門便是“鹿鶴同春”院,一道玉石鋪就的石道筆直向前,兩邊雕有白族民間傳說。寓意前程錦繡,單看腳下走路的通道,中間主干道全部由漢白玉鋪就,而且相隔一段就鋪有一幅有人物故事或花卉圖案,據說這條漢白玉通道只有皇帝可以在上面行走。石道的另一端為一石門樓,書“鹿鶴同春”懸于六角門之上。門樓頂部為魚與人的石雕。這與白族的起源有關。
門樓兩廂皆為兩層樓閣,有回廊相連,回頭一望又有“一笑皆春”四字,點此院同春之主題。院中各式木刻磚刻,玻璃蝕刻等工藝琳瑯滿目。過六角門洞,有石階可攀,石階上迎面聳立一照壁,上書“百忍家風”四字,為張姓的家訓。
花園整組建筑造型幽美,斗拱正檐,屋角起翹,屋面反曲有舉折呈流線型,一色的灰調文,給人舒適之感;雕梁畫棟,名人書畫無一不備,極富裝飾性;雕鏤精巧的花格門窗扇,古色古香、鋪地、柱礎、窗下壩墻、門垛和照壁都很有特色。總之多而不繁、艷而不俗、樸實而不呆滯、簡單而不粗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