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古鎮旅游不出意外的迎來了它的生命周期停滯期,未來的古鎮旅游趨勢會如何?未來的古鎮旅游會回到開發模式本身,在克服已有的弊端的基礎上繼續前行,對未來古鎮旅游有哪些猜想?
加強內容創新,加強運營
目前的古鎮旅游已經受到沖擊,但是這個力度還不夠大,秋風未動蟬先覺,何況何為進入真正的冬天,因此短期內加強內容創新,尤其是增加即時見效的活動營銷成為各大古鎮的首選。
可以看到烏鎮2018年上半年就是按照這條思路進行操作的,陸續承接了VIVO手機發布會、別克汽車家族日、上海家化120周年品牌盛典等大型會議活動;另一方面持續打造‘旅游+文化’系統化旅游目的地,積極推進第六屆烏鎮戲劇節,完善木心美術館經營,挖掘民俗文化活動,籌備第二屆烏鎮國際當代藝術展工作。
相信未來這一方面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加,而且在營銷和運營方面的力度也會進一步增加,廣告、活動營銷等手段將會更加頻繁的用于古鎮的運營之中,從而力圖晚會古鎮旅游的頹勢。
加速資本的退出
在運營方面力圖挽回頹勢的同時,投資方將會加速資本的退出,兩方面的運作必不可少,一是加速股權的兌換,投資方將會把手里的股權兌換出去,從而在這方面實現資本的回收。
另一方面,除了未來土地還可能增值的北上廣深這些超一線城市的古鎮項目,其他地區的古鎮項目中對于已經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投資方會加速地產項目的出售,從而盡快的實現已有投資的變現。
總而言之,尋找接盤俠的過程會大大加速,一方面是資本接盤俠,另一方面是地產接盤俠,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投資方的重資產比例,為未來到來的古鎮旅游寒冬做好準備。
門票降價及景區免費很可能提上日程
如果古鎮旅游的形勢進一步惡化,投資方為了進一步推進資本的回收兌現,就必須保證游客量數據的漂亮,在內容創新與活動營銷都沒有太大效果的情況下,選擇門票一步步降價直至最終免門票就成為了不得已的選擇。
在門票降價或免門票的強刺激下,短時間內的游客量增長將會可期,但這一現象的出現就意味著這些古鎮項目的投資方將要大大加快資本的退出進程了。
古鎮項目重新起航
隨著古鎮旅游熱度消退,甚至可能被一步步進入寒冬,未來兩三年內一大批高資金成本的古鎮項目將會陸續倒閉。
這是因為:一方面這些古鎮項目的資金成本太高,利息成本將成為古鎮項目的巨大負擔,另一方面高資金成本的項目往往要求短期內迅速周轉,一旦遇到項目增速放緩,后續資金很難及時到位,資金鏈的斷裂非常容易發生,運營的持續投入將難以為繼。
從2015年-2017年有大量的短線資本進入到古鎮旅游項目的開發,可以預計的是從2019年開始這些資金的要約期陸續到達,項目的承壓巨大,未來這些高資金成本的古鎮項目栽在資本環節的可能性極大。
同時隨著市場的不景氣,一些原本運營就庸庸碌碌的古鎮項目也將在退潮中呈現裸奔狀態,這些古鎮的破產也會提上日程。
但是破產不是重點,當這批先天不足的古鎮項目破產后,甩掉原有重負的輕資產運營公司將會接手這些項目,這些古鎮項目或許將會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