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進行系統部署。這對鄉村旅游更好地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分享全域旅游“紅利”將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山東
山東省臨沂蒙山旅游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東開說,近年來,鄉村旅游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但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13部門聯合發文、合力推進,為鄉村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提供了政策保障,將對更快、更好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和檔次,推動鄉村地區全域旅游格局構建產生重要作用。
“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域旅游的短板。”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副會長吳殿廷說,《行動方案》提出一系列補齊短板的措施,可以說抓住了鄉村旅游發展的重點和難點。認真貫徹《行動方案》,肯定能為鄉村旅游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提供堅實支撐,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青海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南門峽鎮磨爾溝村第一書記唐忠林說:“2018年,互助縣統籌布局全縣旅游發展,投資近億元打造磨爾溝村。到磨爾溝村工作后,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好的頂層設計給基層帶來的‘紅利’。此次13個部門聯合發布《行動方案》,像一場及時雨,將為更多想發展鄉村旅游的村子提供政策依據,改變單打獨斗局面,讓旅游村融入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要更好發揮對鄉村旅游的帶動作用,推動鄉村提質升級,離不開基礎條件的進一步改善。
吳殿廷說,《行動方案》提出了多方面部署,比如交通方面,要推進全國鄉村旅游道路建設,以縣域為單元統籌布局縣城、鄉鎮、景區及特色保護類村莊內停車設施;環境衛生方面,要建立垃圾和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等,這些部署瞄準了當前農村旅游發展的瓶頸,精準可行,必將有效地推進鄉村旅游的規模化、品質化和產業化,進而推動鄉村旅游向縱深化和全域化方向發展。
“農村發展鄉村旅游難在基礎設施不完備。全域旅游的發展,促使旅游基礎設施從景區拓展到周邊鄉村。”唐忠林說,以磨爾溝村為例,按照互助縣相關規劃,當地對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修建2處停車場、1個三星級旅游公廁。此次《行動方案》提出很多新措施,將為磨爾溝旅游基礎條件的提升、更好地融入全域旅游格局提供新的政策支撐。
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升級,也離不開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
唐忠林說,《行動方案》提出扶持有條件的農戶修繕、改造自有住房發展民宿,鼓勵城鎮有意愿的組織和個人通過租賃民房開辦民宿。這既能盤活現有鄉村旅游資源,也使農民成為旅游受益主體,做到了農民不失地、不失業、不失居,激發農民參與旅游開發的熱情,這與全域旅游中的“共建共享”理念相契合。
吳殿廷說,鄉村旅游確實前景廣闊,但旅游投資的回收期很長。《行動方案》提出了創新社會資本參與的具體措施。這將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鄉村旅游提質升級,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回顧近年來的發展,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比如龍頭景區帶動型、城市全域輻射型、全域景區發展型、特色資源驅動型、產業深度融合型,不管哪種模式,對鄉村旅游的帶動和提升都是重要內容。隨著《行動方案》的落實,下一步,全域旅游將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發揮更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