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乃興邦之本,亦是國之重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關鍵在于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著力推進“五個振興”,即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中國農村現狀中最大的問題在農村收入低,為了生活,只能外出。鄉村振興首先要把人留下來,要有項目,要有產業,能夠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養家糊口的錢,這才是解決中國農村空心村的根本。現在的農村,平時只有些老人、小孩,只有過年熱鬧點,振興,必須“振人”!
村子存在的根本,不是修了多少條路,也不是裝了多少盞燈,刷了多少堵墻。而是在于人,這個村子里還有多少人。人都留不住,談鄉村振興就是做夢。
農村不是由一棟棟房子組成,而是一戶戶人家組成,要想振興鄉村,人才是關鍵。人留在村里,一家人要吃飯,老人要看病,小孩要上學,這都需要錢。如何能夠讓村里人,在家門口把錢賺到,能夠在村里,養家糊口。這才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所以,在探討鄉村振興時,實際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優先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地方,它有什么樣的優勢資源,能夠進行怎樣的產業引入和產業延伸。如何讓這個地能生錢?這才是最核心需要考慮的問題。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項目,應該產業先行,切實解決村民收入問題。精準對接+專業服務,才是解決農村產業引入的必然之路。
要賺錢,就得有產業,原有的單純的大型作物的種植之路,在中國鄉村振興道路基本就走不通,那么應該怎么做呢?應該根據各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因地制宜,改變傳統的單獨種田觀念,發展立體種養、農產品加工一條龍建設。走特色農產品的路子,才是鄉村發展的必然之路。
振興鄉村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村里修路,要進行拓寬取直,村里的住戶,又多是犬牙交錯。拆了東家的墻,砍了西家的樹,挪了南家的洗衣臺,這些幾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完全不了解這個村莊情況的生人,在這里不用提開展工作,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去一個村民家調研,都可能被村民家的狗咬到。這里絕不是開玩笑,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村民說到鄉村振興鄉村改造,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自己住房的下水及排污問題,之前負責在這里駐扎的公司負責人,了解這個村子的民情,也清楚這個村子,村民的組成主題是一個姓氏的大家族。想要在這里,開展工作,不得到這個家族的認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在農村開展工作的一大特色。
一個村子里的絕對權威,除去村委會,還有就是這樣的以姓氏和家族為主的隱形架構。有了這樣的意識,開展工作才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鄉村振興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需要無數有志鄉村振興的人來共同努力。戶戶有炊煙、人人笑開顏的美麗鄉村寫照,應該不只是停留在夢里,如果更多的人能關注到這個問題,并投身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或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夢想將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