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大多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淀和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歷經千年人文濡染,許多古鎮保存有大量歷史文化遺跡,且人文薈萃,留下了神奇的傳說和文化古風。
置身于古鎮,人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古鎮閑適恬淡的生活場景氛圍、簡單淳樸的生存生活狀態,這對于追求返樸歸真的現代都市人來說,確是放松身心、休閑度假的理想場所。
但在大量開發過程中,涌現了一些問題:
1.文化空心:隨著古鎮旅游的開發、人氣的集聚和地塊價值的提升,古鎮的居民將房屋和店面租給外來移民經營,自己紛紛外遷,導致傳統文化正逐步走向“空心化”現象。
2.過度商業:一些古城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對文化遺產進行了不恰當的開發,導致古城文化庸俗化、過度商業化、過度商業化現象泛濫。
3.運營景區:古鎮旅游的開發需要理清思路,找好運營模式,前提是保護為主。古城文化建設與商業化間一定要找到一個博弈的平衡點,然而現今的古鎮開發普遍走上了景區化運作道路。
4.旅游觀光:傳統的古鎮旅游深度挖掘和精細包裝的古城旅游項目較少。這就需要古鎮旅游將產業融合的功能發揮出來,做好復合型開發,形成旅、文、商、住、居等產業的融合體系。
5.接待超負荷: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古城鎮旅游的火爆造成人滿為患,古城鎮超負荷接待,以至于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在大量實踐及相關總結的基礎上,古鎮開發利用的要點:
1.強化功能:一定要從單一功能到復合功能。古鎮講究古香古色,古色是觀感,古香是體驗,加在一起才是古香古色,這就意味著復合型功能。
2.突出主題:既然有文化主題,就要形成主題文化。這不是一句話反復說,文化主題是歷史上的資源,我們研究構造什么樣的主題文化;主題文化是結合現有的市場,我們研究創造什么樣的主題文化,是兩層意思。
3.追求異質:比如湘江古鎮群,在凸顯了功能性和主體性的同時,也在不斷追求異質性。提出“到靖港尋古、到喬口吃魚、到銅官玩陶、到新康看戲、到書堂覽書”的集群式發展思路。
4.形成復合資源:有復合型資源,要形成鏈條式發展,需求鏈,產品鏈,服務鏈,延長產業鏈,擴大產業面,形成產業群,最終是這樣的局面。群體滿足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培育了自己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古”、“舊”的古鎮風貌是區別于其它旅游地的重要標志,是古鎮旅游的突出特色和重要價值所在,注重古鎮旅游資源的景觀化配置,不僅要在硬件即能明顯感知的物質形態上下功夫,注意保持其真實、全面的風貌,而且要在軟件即通過人們的體驗才能感知的非物化形態上下功夫,注重營造文化場景、情調氛圍,讓物化的和非物化的諸要素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示出來,更好地體現古鎮旅游策劃產品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