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梓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宋《咸淳·臨安志》記載“東梓浦——在縣西南五十一里,東入浙江,舊名青草浦,(南朝劉宋)將軍孫瑤葬于此,墳上梓木枝皆東靡,故以名。”據清光緒三十二年《富陽縣志》記載“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于東梓關設立巡檢司,領邏卒為戍,因名東梓關。”
東梓關村始建于宋代。明洪武年間,朝廷在東梓浦設東梓塞并戍兵,因而改名東梓關。著名小說家郁達夫曾居住于此,村子也因他的小說《東梓關》而聞名,“這是一個恬靜、悠閑、安然、自足的江邊小鎮,民風淳樸……”。
東梓關,曾名青草關、東梓塞,位于富陽區場口鎮,整個村落沿富春江水岸呈帶狀分布,全村現有農戶631戶,戶籍人口1877人,行政村面積2.77平方公里。
村內現存清末民初的建筑約百余幢,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古建筑群,如許家大院、安雅堂等。東梓關村建筑群,白墻黛瓦,馬頭墻高立,內設天井,磚木結構的板壁窗欞雕刻精美,梁托上都有鏤空雕飾,花鳥、走獸、人物栩栩如生。
2013年,為保護村落的文化遺存和風俗,東梓關村啟動古宅收儲工作,由政府出資,對村內古宅進行收購,并委托專業設計機構對古建筑提出系統性保護方案。2014年—2015年,東梓關村分別被納入浙江省重點歷史文化保護村和富陽區政府“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范疇,東梓關村以此為契機,結合“三改一拆“、“無違建村”等工程,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3200余萬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修繕了越石廟、許氏六、八房、老郵局、西洋樓等多處古建筑,總建筑面積約3800平方米。
同時,出臺《東梓關村古建筑修繕和管理辦法》,明確了古建筑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并由村集體統一進行管理。整治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村容面貌,恢復了古村韻味,美化了居住環境,先后榮獲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浙江省3A級景區、2016浙西“十佳”旅游風情鄉村(鎮)、2017年杭州都市圈最具人氣“美麗鄉村”等榮譽。2017年游客總量超10萬人,中央級媒體宣傳報道10余次,省市級媒體30余次。
未來,東梓關將以‘跨文化發展、跨產業融合、跨門類整合’的主題引領,建設以創新設計等為主導的產業示范區,將創新理念融入古村發展的‘血脈’中,打造一個‘讓村民自豪,讓城里人向往,讓游客癡迷’的3.0版新農村。走進村落,時尚的咖啡吧與傳統的酒作坊、古樸的許家大院與新建的杭派民居,在這里完美融合。設計的元素與村落的文化內涵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融合之美。
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這是有故事的地方必備的要素。要了解一個地方有很多方式,挖掘其歷史,走遍角角落落,體驗風土人情……東梓關是這樣一個地方,了解得越多,你對它的喜愛便會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