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商資本進入民宿產業呈井噴狀態。這些投資者有許多共同特點,如文化程度比較高、大多出身鄉村、對鄉村生活情有獨鐘等。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一般是文化出版、藝術設計。生活中對物質要求不高,但在精神上追求個性和價值,比較講究生活品位。
民宿作為他們傾心打造的一個產品,共同特點也十分明顯。首先它們都位于山清水秀的鄉村,空氣清新、交通方便,但又十分寧靜,能夠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其次都是租用民房、廢棄校舍、舊禮堂等改建,是對農村閑置資產的“盤活”;第三不作大拆大建,而是用創意“起死回生”,裝修上主題突出,個性化、差異化特征十分明顯;第四是不事張揚、不做營銷,大多在網絡上進行預訂。
一個個民宿,只要一聽命名,就令人心曠神怡。如隱居西湖、春暖花開、漫居、閑庭、千里客、又一邨、云相見等等,再一看文藝范濃重的個性化裝修,恨不得立馬前往體驗一番。在這里,鄉村和文藝的不期而遇,可以讓所有的消費者遠離城市的堅硬與喧囂,尋找到心靈的閑適與寧靜。
創意和人才進入鄉村
民宿經濟的勃興,不僅在經濟下行的特殊時期,讓具有鄉村情懷的有識之士找到了新的投資方向,也給消費者提供了以鄉村為背景的多元消費,讓消費能力的釋放成為可能,更為可貴的是,創意和人才開始進入鄉村,農民實現了新的增收。
農民的增收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一是農民出租閑置住房的收入,早先,農房一文不名,而現在則奇貨可居,一棟農房的年租金,一般在2萬-3萬元之間,最高的超過10萬元;二是服務收入,農民不必拋家舍業外出打工,可在民宿中就近就業,年收入跟城里打工不相上下;三是出售農產品的收入,以前許多農產品滯銷爛在田里,現在消費者親眼看到生態環保后,根本不討價還價,往往銷售一空。
正是基于增收作用顯著,2014年,杭州頒布了發展民宿的政策意見,從2015年起市財政拿出5000萬元,作為獎補。下屬各縣市區不甘落后,出臺政策措施,把民宿作為鄉村經營的突破口進行攻堅。許多鄉鎮、街道還根據自身優勢,進行品牌定位、網絡傳播,吸引了大量客人前來休閑觀光。
桐廬是杭州市第一個出臺民宿專項政策的縣市,從2013年開始,縣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打造民宿。2014年底,已經發展到300戶、3000張床位的民宿規模。每戶民宿月收入2.4萬元,年收入30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今年,桐廬推出2000多套農村閑置房進行招商,預計總投資在13億元。目前已經成功招商30多個民宿項目。
蘆茨是桐廬的一個鄉村,2012年,開始打造全省首個慢生活體驗區后,對垃圾、水源進行了整治,使得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好轉,還在杭州市第一個申報了全域可游泳河。
依托特色山水資源,蘆茨吸引知名音樂人創建了“悅延居”等民宿,并很快帶動了國華驛站、山韻農莊、飛龍山莊、畫中閣等項目落戶。目前,還有綠蘆驛、蘆茨壹號度假公寓正在裝修之中。
這些民宿完全改變了農家樂“洋不洋土不土”的風格,就地取材,以木質、竹質、溪灘卵石等材質裝飾美化庭院屋舍,讓一個江南的小鄉村呈現出無窮的韻味。加上鄰近多個旅游景點,游客可以住民宿、逛景點、登山戲水,不亦樂乎。真乃心靈的“大補藥”。
蘆茨村新增民宿35家,截至目前,蘆茨村已有民宿103家,總床位達到2610張,接待游客42.5萬人,旅游經營總收入近4000萬元。
蘆茨村成立了物業公司,對村里的游船、帳篷、小木屋等進行規范化招投標和專人管理;對民宿經營戶開展烹飪、接待等系列培訓,并將慢生活理念元素融入民宿標識牌制作中,大大提升了蘆茨民宿的外在形象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