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在促進鄉村發展的同時也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鄉村振興既要符合國際經驗,又要基于中國國情,走中國特色振興之路,發展中國特有的振興模式,而目前有關鄉村振興中鄉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下旅游扶貧的帶動作用。
高度概括了集體化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分析國內外農業旅游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指出中國農業旅游在振興融入、產業融合、農戶理念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并提出相應建議。分析指出英國是鄉村旅游業的先行者。
針對中國和新西蘭鄉村旅游發展優勢進行了比較分析,指出中國的鄉村旅游與新西蘭存在差距,鄉村旅游在中國是新興產業,而新西蘭是鄉村旅游強國,應充分借鑒新西蘭鄉村旅游發展的經驗開展中國鄉村旅游的開發建設。中國作為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要保障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
法國鄉村旅游的理念與模式
法國旅游業十分發達,自2005年以來旅游人數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而鄉村旅游作為法國第二大旅游產品體系,其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政府實行“領土政策”,將土地集中起來進行規?;?、產業化經營,同時各項配套服務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提高,此外,為了解決農民工、農產品過剩的問題,法國政府開始實施大量優惠政策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的積極性。農民除了經營農業外,改造馬廄和倉庫,建設便宜的旅館,接待不同經濟水平的游客,以增加收入。
法國鄉村旅游以其原真性和獨特性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涵蓋美食、休閑和住宿3大類,以農場客棧、農產品農場、點心農場、騎馬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暫住農場、露營農場以及教學農村等9大鄉村旅游項目展現。據統計,法國每年有3700萬的游客來鄉村旅游,鄉村旅游收入近237億歐元。
法國鄉村旅游的發展一直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法國可耕地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50%,形成典型的鄉村地理風貌,為鄉村旅游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法國,當地人都認為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因此法國的生態農業面積從2007年以來持續增長,約占全國農業面積的4%。
另外,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保障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由生態農業衍生出的采摘和觀賞等鄉村活動,推動了鄉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且在充分利用當地農業資源的基礎上,開發了鄉村旅游娛樂項目,原真性、體驗性和多元性是法國鄉村旅游的特點之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原因之一。通過分析法國的鄉村旅游發展可知,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是旅游,同時也包括農業和農民,進而促進并保持可持續發展。
法國鄉村旅游的模式
“政府+協會+農戶”是法國鄉村旅游的典型模式,法國是中央政府相對集權的傳統國家,鄉村旅游一直以來是由政府積極引導。政府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實施農村家庭服務微型計劃保護農村的傳統建筑,為鼓勵農民積極參與,提供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撐,每年定期舉辦鄉村旅游博覽會,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且政府規定,只要鄉村旅游主體遵守利益規定,均能獲得補助津貼,補助津貼占總投資額的20%~30%,且有40%的家庭旅館獲得政府的公共資金補貼。
農戶是法國鄉村旅游經營的主體,也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戶以家庭農場為載體,通過發展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產業達到發展農業、增加收入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目的。如果鄉村旅游經營的主體以投資商為主,盡管旅游開發項目資金充足、管理水平較高、政府投入少,但對于農民增收、保護鄉村環境以及擴大農業影響較小。
法國鄉村旅游行業協會輔助政府行使一定的農業行政事務,在鄉村旅游發展之初便與政府的合作應運而生,是公共職業聯合機構,具有半官方、半民間性質。協會在政府的支持下制定行業規范、標準以及嚴格的鄉村旅游管理條例等,督促各鄉村旅游主體自律,同時針對農戶進行咨詢服務營銷等,是連接政府和農戶之間的橋梁,協會通過避免同質化現象的出現,保障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是基礎,鄉村旅游具有高度融合、延伸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和提高綜合效益等特征,是實現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的關鍵現代化產業,在中國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產業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法國鄉村旅游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法國鄉村旅游的原真性、獨特性促進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法國鄉村環境的生態性表明中國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勢在必行。法國鄉村旅游是典型的“政府+協會+農戶”模式,中國的鄉村旅游要發展政府、企業、農民的合作博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最大化地實現企業和農戶的利益。在分析法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對中國鄉村振興中鄉村旅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得出了對如何加強中國鄉村振興和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的幾點啟示。
(1)借鑒法國鄉村旅游中農戶的主體位置以及鄉村旅游產品的質量監控,充分發揮農民主體的作用,讓農民成為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和受益的主體。政府充分發揮監管和支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加強鄉村旅游專業人才建設,提高鄉村旅游農戶的經營水平和產品質量等級。此外,政府應制定鄉村旅游行業規范,保障鄉村旅游的規范化、標準化運行。現代農業是鄉村振興的總目標,將科學技術充分應用到農業生產建設中,建設新型農業旅游產業模式,結合高素質的鄉村旅游隊伍,形成鄉村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鄉村振興的進一步實施。
(2)提高鄉村旅游的生態性。法國對鄉村環境生態性的要求很高,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而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應因地制宜,不同區域應注重并保持自然的農業資源,淳樸的鄉村生活,特色農產品以及節慶活動,將當地自然、生態、景觀、人文與游客需求相銜接。政府通過修繕具有鄉土情懷的廢棄民居,同時兼對村莊整體進行改造,保留鄉村鄉貌,為游客打造真實的鄉村生態體驗活動氛圍。充分發揮區域農業旅游優勢,堅持綠色興農以及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加大農村環境資源化處理以及環保建設,實現生態宜居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進一步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在保護和傳承農村生態環境、民俗風氣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化的品牌營銷、信息化平臺、管理理念,設計獨特的旅游產品,建設鄉村旅游品牌,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形成城鄉旅游發展共同體。通過鄉村旅游模式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助于解決農村二元化問題,增強農村經濟實力,不斷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同時,鄉村旅游是城鄉一體化的拓展,反過來城鄉一體化也能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