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仙翁廟,道教宮觀。在山西省高平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的伯方村。布局宏大,規模宏偉。始建年代不詳,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現存前部有山門、鐘鼓樓,后部有樂亭、仙翁殿、東西配殿及走廊。
仙翁殿為主體建筑,殿內供奉呂洞賓塑像,尊稱“仙翁”并以名得廟,該廟亦稱純陽宮。殿寬五開間,懸山式,前檐施通長大額枋一道,額上用五鋪作斗拱承托屋檐,殿內無柱,六檐袱通達前后檐外,梁枋簡潔規整,殿頂琉璃脊獸完備、龍鳳、花卉、力土等,比例和諧,制作精工,色調純樸,堪稱明代琉璃中的佳品。正脊鴟吻背面,留有嘉靖十七年銘記,為琉璃燒制與殿宇重修年代,一九九八年當地群眾與伯方煤礦集資進行了整修。
早在貞觀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封為“玄元皇帝”頂禮膜拜。作為“本土國教”加以崇尚。總圣仙翁廟的創建與唐玄宗“尊崇道教”,在全國推行道教有關。
開元29年唐玄宗根據自己的夢幻,派人到周至樓找到一張老子像,迎置慶興宮“命畫玄元皇帝真容,分置諸州開元觀”據《冊府元龜》記載:“天寶八年在潞州舊居啟圣宮,玉造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及帝真容(玄宗)”。
擬佛之制,唐玄宗畫像、石雕像、塑像遍及各地。特別是在上黨發祥地備受尊崇。唐玄宗是一位很獨特的帝王,率先把自己的真容塑到道觀之中,唐玄宗不僅把自己造成了神,還把大臣的畫像刻入神殿。
總圣仙翁廟里的壁畫,畫筆流暢,勢仗雄俊,畫法簡潔明快。衣帶、皇羅傘、旌旗尤顯飛動,畫像眼神凝聚力非常強,眼神有活現之感,此畫非一般工匠之筆。壁畫沒有被重彩的記錄,仍原澤原貌、古仆典雅。
翁廟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整個建筑分前后兩部分,前面有山門、月臺、鐘鼓二樓,后部有玉皇樓、再經八間長廊進入獻亭,亭后便是仙翁殿。
其中仙翁殿為該廟主殿,內供有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神像,殿內的北墻壁畫,大都以描述張果老的故事為主題,既有張仙人出山修道之場景,也有騎驢云游天下的灑然形象。
大殿建筑為典型的元代風格,殿內無柱,梁坊簡潔規整,殿頂的琉璃脊獸和花卉制作得華美精湛,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杰出典范。
上黨地區自古有“伯方的廟、市望的塔、秋子的戲臺子、圣皇嶺上的好挑角”民謠流傳至今,打動了許多人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