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活力化老年人養老的多元化,養老需求日益增長,政府和企業在資源配置、供給側結構的調整上,審時度勢,與時俱進。面對養老產業這個巨大的市場,近年來,我國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一些社會力量和房地產企業也敏銳察覺到,養老服務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已經或正在考慮進軍旅居養老服務業,形成可喜勢頭。
養老服務面臨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養老產業“需求”分可為兩種,一是需要的人有支付能力支撐,這樣的需求叫做“有效需求”;二是需要的人并沒有支付能力支撐,這樣的需求只能叫“潛在需求”。老齡化高潮到來會創造相應“商機”,養老服務是一項“初期高投入,長期有回報”的產業。該行業的特點是“建設初期的投入較高,回報較低較慢”,目前基本上處于“全行業”虧損的局面。
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億,其中近一半處于“空巢”狀態,老年服務遠遠跟不上。目前中國市場上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養老護理缺口近千萬人。缺少晚輩陪伴是老人遺憾的事情,調查發現,空巢老人家庭比重逾五成,農村高于城市。85%的獨居老人一個月以內能與子女見面,另有8%的獨居老人平均一年及以上才能與子女見一次面,他們絕大部分時間一個人生活,心靈比較孤單,其中20%的老人表示“很需要老年心理咨詢”。

養老服務新模式:旅居養老
“旅居養老”是“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的融合體。與普通旅游的走馬觀花、行色匆匆不同,選擇“旅居養老”的老人一般會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數月,慢游細品,以達到既健康養生,又開闊視野的目的。
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正經歷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預計2050年將達到峰值4.87億,由此將催生出一個千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當前,旅游度假養老產業在中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十三五”之后,養老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旅游度假產業將在近幾年獲得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移動互聯網大潮興起,傳統房地產開發運營模式受到不斷沖擊,探討如何將互聯網技術優勢與傳統的旅游度假養老產業相結合,與傳統的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相結合,是養老服務業新的研究方向。在國家大力倡導及全社會共同關注之下,未來的養老產業、旅游度假產業將引領新的發展時期,旅居養老正在成為引領房地產產業發展的新動力。
發展“互聯網+旅居養老”
推進“互聯網+機構養老”,力求增量增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引導全社會轉變養老觀念,突破傳統養老觀念對機構養老產業發展的制約;建立機構養老醫療保障資金統籌使用、便利結算以及機構養老補貼等制度,進一步釋放中高端機構養老需求。在此基礎上,開發建設養老服務云平臺,匯集養老“大數據”,掌握市場“大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扶持建設一批社會資本投入的養老機構。
推進“互聯網+社區居家養老”,提升服務消費。一方面,推動“社區養老”與“養老社區”高度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把分散式的社區養老服務整合為規模性產業,并積極打造“智慧養老社區”,使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深度嵌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動政府公共服務、社會養老服務和志愿養老服務銜接配套。另一方面,推動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與“互聯網消費”有機銜接。
推進“互聯網+旅居養老”,加快資源整合。順應新常態,發揮互聯網的信息優勢,將互聯網融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做到養老服務信息化,整合養老資源,實現養老服務信息的共享。
旅居養老的發展,無疑會帶動交通、物流、金融、地產、旅游及健康等相關產業的進步與發展,促進地區之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旅居養老似乎是養老觀念、養老方式的轉變,但折射出來的是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極大進步的表現。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旅居養老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追捧,進而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