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境內,現有人口1886人,耕地面積1260畝,一個自然村布局,轄19個村民小組,村民以種糧、種烤煙為業,生活傳統古樸。板梁村歷史久遠,初建于宋末元初,強盛于明清時代,距今有600多年歷史,據了解,板梁村劉氏始祖乃是高祖劉邦之弟、楚王劉交的后裔劉子芳。板梁人杰地靈,是當地劉姓的主要開源地之一。
如今已傳三十世,從板梁遷徙開發的劉姓村莊有400多個,約八萬多人,在歷朝為官者數百人,不可謂不是劉氏家族當中的傳奇。古村沉淀著濃重的文化底蘊,村內如今還保留著360余座明清時代的建筑,極具參考文化價值,正是因為如此,板梁劉氏古村成為了郴州市內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并且還是國家AAA級景區。
古村風景秀美,依山傍水,遠遠望去便能感覺古韻古香之氣撲面而來,這是數百年歷史沉淀下來的文化氣息,也正是在這種靜謐淡然的環境氛圍之下,才造就了板梁村村民淳樸善良的性格!板梁古村如今已經成為了旅游勝地,國內外的游客紛紛慕名前來,也帶動了板梁村的經濟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生活越來越美好,劉氏大家族也變得越發興旺發達起來。
板梁村為何名為板梁,其中還有一段趣聞,明朝永樂年間,承事郎劉潤公返鄉建古廳,當廳堂建筑即將完工張燈結彩準備上梁時,竟然不見了橫梁!正忙亂之際,村民發現村前河溪漂來一塊木板,工匠撈來一量,尺寸正好與屋梁相合,良辰吉時已到,工匠即以此板代梁,后人就把村叫板梁了。
板梁村歷史底蘊厚重,古色古香,村中誕生了許多官員,如清代四品藍領通判劉昌松;四品中院劉紹芳;黃浦生游擊司令、參議員劉參;黃浦生抗日遠征軍少將劉瑾;當代少將劉龍勝等等。除此之外,歷史上有很多傳奇故事都發生在板梁村,比如,板梁村建有一座六角形古亭,匾書"忠烈亭",是紀念北伐戰爭19路軍在板梁駐軍的,亭內碑刻了19路軍在北伐戰爭犧牲的百多名將士的英名。
板梁村內還有許多古跡,如鎮龍塔、龍泉古廟、古泉、月亮塘等。上圖為鎮龍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后被暴徒炸掉了塔頂,后暴徒打算將塔全部炸毀時,挑炸藥之人突然暈倒,于是老人們以風水報應為由,才強行保住塔到今天。板梁古村,是劉氏開源地之一,培養了眾多劉姓先賢,為劉姓的文化、精神傳承都做出了極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