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2016年提出發展特色小鎮以來,特色小鎮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站上了風口。到2018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中表示: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開展嚴格測評及優勝劣汰。
特色小鎮是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淘汰不合格小鎮,對地方來說,是及時止損;從全局而言,則是對特色小鎮發展方向和軌道的糾偏,有利于各地特色小鎮事業更穩、更好、更健康地發展。目前499家特色小鎮里大部分面臨被淘汰的危機!特色小鎮如何跳出“死亡陷阱”?
成都龍潭水鄉
2013年4月,龍潭水鄉開街運營,各種促銷活動,加上嘗鮮效應,開業頭三天保守估計涌入13萬游人,如今,繁華景象只是曇花一現,運營的商家只有幾家,多是普通小吃,大部分店鋪關門歇業,曾經風光的烏篷船從水里來到旱地,可謂極大的諷刺。
失敗原因:前期項目與設計定位的失敗。環節策劃存在問題,龍潭水鄉位于的區域屬于待發展地域,除了建筑之外,文化上的混亂、業態上的空白導致主題特色不明顯。
同時也低估了成都人的消費需求,龍潭水鄉號稱清明上河園,但現實卻看不到任何與之相關的內容,導致文化靈魂不明確;商業思路老套,沒搞清產業核心,沒有自己的商業特色和亮點,無法留住人心。
武漢萬達電影樂園
作為萬達集團進軍文化旅游產業的開山之作,2014年12月20日,武漢萬達電影樂園和漢秀劇場頂著“武漢雙驕”的光環同日開門迎客。據萬達官方介紹,武漢萬達電影樂園由世界多家頂級特效公司耗時兩年半打造完成,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投資約38億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室內電影主題樂園。
然而,號稱世界唯一的,運營僅僅19個月的室內主題公園萬達電影樂園于2016年7月31日暫停營業,并對外宣稱要進行整體升級改造。
許多市民調侃道,電影樂園還沒去逛過一次就關門了!不過后來有消息稱,武漢電影樂園或將被改造成為武漢首個室內滑雪場項目。
失敗原因:項目欠缺規劃理念,體驗環境差,公司管理層不懂旅游市場行情,在管理上也缺少一個核心領導團隊,運作缺少靈魂,娛樂項目過于單調,缺乏刺激性;衍生產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創新的設計,價格又高出消費者的心理價位。
主題樂園要有特點和文化內涵,如果跟其他樂園之間沒有差異化,沒有創意、創新精神,搞跟風建設,最終結果也是死路一條。主題公園項目是系統集成項目,涉及資金投入、科學技術、文化積淀、創意創新、建設運營、知識產權等等,中國的落后是全面的,不僅局限在技術角度。
模客小鎮
余姚的模客小鎮曾入圍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余姚不僅是文獻名邦,楊梅甲天下,現代工業下的模具五金、塑料電器也是在全國響當當的!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余姚國際模具城的啟動了,當初可謂是轟轟烈烈。
當地街道,市政府、寧波市政府,乃至省政府也是相當關切的。工地去了一趟又一趟,去了一波又一波,售樓部墻上放滿領導人的照片,省重點工程項目的廣告滿天飛,多好的氛圍多好的項目。
就是這么好的一個項目居然已經停工一年了,工地雜草叢生,這樣一個特色小鎮等不到為期三年的創建驗收就要戛然而止了,真讓人唏噓不已!
失敗原因:政府的承諾沒有兌現,資金斷裂被迫停工,由于開發商在小鎮創建之前,與模客小鎮概念進行了捆綁,造成小鎮部分在談的企業、客商暫緩到小鎮投資。另外,模具行業專業化強,投資成本高,企業投資很謹慎。
在政府扶持下,特色小鎮成為經濟建設熱潮,大批量的特色小鎮興起,各地急于出政績,模仿復制,導致題材單一,主題不明確,沒有創意,對于消費者來說,視覺疲勞,沒有吸引力,容易導致小鎮的發展走下坡路。
常州楊橋古鎮
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的楊橋古鎮,地處太湖、西太湖、宜興的中心地帶,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隨著古鎮越來越受追捧,許多地方紛紛效仿,這也導致不少古鎮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
失敗原因:古鎮開發的戰略定位有錯,缺少商貿人流以及與老街文化有關的產業集支撐,沒有強大的宣傳廣告的支撐引流和營銷團隊的打包引流。
政府扶持的古鎮,保存了大部分古鎮的原始風貌,但原住民的遷出一定程度上還是損壞了古鎮的文化與習俗,其次,太原始的古鎮雖然古色古香,但是沒有一定的商業產業和推廣,缺少了人氣。
咸陽東黃小鎮
隨著袁家村等民俗村崛起,咸陽很多縣也開始模仿這種商業模式。和袁家村同樣在禮泉的東黃小鎮,2015年開業僅一年,曾經熱鬧的街區如今空無一人,幾乎所有商戶已經關門。
失敗原因:民俗小鎮過于千篇一律,統一的風格,甚至統一特色,造成審美疲勞了,選擇了省時省力的“照抄”模式,完全喪失了自己的特點,定位不明確。
特色小鎮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和打造文化符號,找準定位,別人的東西可以適當模仿,但終究不是自己的,東施效顰不可取。因地制宜,尊重本地建筑風貌,依山傍水,保持原真性,保留原有居民,謹慎移植,實現以“文化+產業+旅游+生活”四位一體協調發展。
宜昌市龍泉鋪古鎮
地處宜昌市夷陵區的龍泉鋪古鎮是首批國家級特色小鎮之一,開業不足兩年,當前的經營狀況卻已慘不忍睹。
據知情人士介紹,龍泉鋪古鎮招商情況一般,總共店鋪有兩三百家,入駐的商鋪僅70家左右,入駐率不到三分之一,開門迎客的只有二三十家,其他的就只是掛了一個招牌,常年不開門。
失敗原因:經營管理不善,公司內部人事爭端,招商政策沒有力度,導致商鋪入駐率低,體量利潤受擠壓。
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經營管理不善,導致商鋪開門,沒有及時的運營推廣,無法吸引游客,古鎮的主要產業是白酒,產業鏈單一,項目打造定位存在問題,古鎮打造要結合當地文化習俗,而不是單一的商業產業。
特色小鎮是聚集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等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打造特色小鎮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
特色小鎮生于創新,也只能成于創新。改革作為制度創新,正是特色小鎮的靈魂。讓我們以觀念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創新為基礎,以要素創新為抓手,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全面的創新發展,贏取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