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煙花三月下揚州,但殊不知,四月的浙江也藏了一場絕美的江南春宴。這里古韻悠悠,歷經歲月卻依舊美好如初;這里遺世獨立,深藏閨中始終不張不揚;這里山清水秀,光聽名字就讓人好生向往……古建中國小編也整理了浙江的幾個古村,四月旅游好去處!
寧波寧海龍宮村
龍宮,這是一個多么美麗動聽的名字。這里說的龍宮,不是天上的龍宮,也不是大海里的龍宮,而指的是浙江寧海縣深甽鎮的一個山村,叫龍宮。
龍宮村,以龍為名,這不僅是神話傳說,而且此地確有許多龍的稱呼,如龍山、龍溪、龍潭、龍樹等。村前的山蜿蜒曲折,如蛟龍蟠踞,人們稱為龍山。村南的大曳潭,峽谷陡峭,五十多米高的瀑布飛瀉,雄偉壯觀。曾有詩描述:“百尺龍槽勢蜿蜒,釣徒曾向此間眠;山高亭舞無天日,只聽濤聲起耳邊。”潭口出處的巖洞碩大無比,可藏數百人。
上游的石竇潭的蛟龍經常到此潭棲息,相傳此洞亦是蛟龍臥歇之處。蛟龍出山,必經村前的大溪,該溪亦稱為龍溪。村后溪邊有株400余年的大樹,虬枝蒼勁,形狀如龍,號稱龍樹。一個村有這么多龍的美稱,這是該村祖先對大自然造化的贊美,也是該村把龍做為村名來紀念,當作該村興旺發達的福祉象征。龍宮人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做好龍的文章,也有很多的造詣。
在清代就用粉紅色的石條雕刻“挺秀龍溪”四個鐫逸大字,豎立在龍溪的堤壩上,供人們觀賞。在龍潭的巖石上雕刻“水晶龍宮”,記載蛟龍在水晶宮隱藏棲息之處,以作紀念。一條長50米龍形的大樹根,懸掛在宗祠里,供奉祭祀。這一切無不是龍宮人對龍的一種崇尚圖騰的真實寫照嗎!
衢州開化桃源村
到過開化的人都說,這里的鄉村四季景致一點也不遜色于中國最美麗鄉村江西婺源。開化作為錢塘江的源頭,春天尤其美麗,三月的開化,油菜花濃,走在鄉村小道或是漫步山間,四處是燦爛的花黃和撲鼻的花香。這里很寧靜,少有人打擾,鳥鳴就在耳畔,還能聽到山水叮咚。
桃源村位于開化國家公園的西面,是七彩長虹4A景區的重要核心區塊。該自然村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遷居地,村莊自然環境優美,具有獨特的山區地貌和民居風情。村內有近千畝龍頂茶園,其中中山堂茶園與日月相伴,和池水為侶,集以天地之靈氣,表以山川之仙境,被譽為“江南最美茶園”。
溫州蒼南碗窯村
碗窯村舊稱蕉灘或蕉灘碗窯,位于蒼南縣橋墩鎮境內,玉龍湖河谷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區燒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間。
融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廟古戲臺于一體,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是一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堪稱人文景觀之一絕。
窯村很小,很僻靜。小小碗窯村在溫州的地圖上找不到,就連許多溫州人都不知道這個村落的存在。僅數十戶人家,背山臨水的村子,恬淡秀美,宛如人間仙境。
在群山環抱中的村舍都有著幾百年的歷史。村子最北端有一棟類似明末閩南民居的建筑,據說是碗窯年紀最大的房子。這老態龍鐘的木結構房屋,至今仍有人居住。村中的房子依地勢而建,一條蜿蜒曲折的山道將它們串聯起來,清朝初年的吊腳樓、二層的小木樓錯落有致、形態各異,仿佛一條樸實珠鏈上點綴的飾物,古拙而充滿韻味。幾百年的時光匆匆滑落,村道的石板被磨得光可鑒人,頭頂的層檐依然遮蔽著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