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這句最美的情話出自中國最會寫情書的人——沈從文先生筆下,只有小學文憑的沈先生是何以寫出如此優美的詞句呢?先生的故鄉鳳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方,那里青山環抱,林木蔥郁,一灣碧水穿城而過,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從小在美景中熏陶,耳濡目染,總會心生美好吧。最美的情話出自最美的小城,沒毛病。
鳳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與云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
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古貌猶存。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古城博物館、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筑。
鳳凰古城以回龍閣古街為中軸,連接無數的石板小巷,溝通全城。回龍閣古街是一條縱向隨勢成線、橫向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集市。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鳳凰古城北門城樓本名“璧輝門”,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
鳳凰古城住房大多為木結構建筑,有平房和樓房兩種,也有長方形的茅草房。多以大米為主食,玉米、小麥、紅薯為輔;一些地方以玉米、蕎麥和土豆為主食。飲酒的嗜好十分普遍。
各地婦女服飾差異較大,多數地區婦女穿大領對襟短衣和長短不一的百褶裙,有的長及腳面,有的短至膝蓋。部分地區婦女穿大襟右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有的上衣無領,衣袖和褲腳緣有寬大花邊,頭纏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
苗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挽髻于頭頂,配上各種式樣的包頭帕,有的包成尖頂、圓頂,有的把頭發繞在支架上,高豎于頭頂上。她們的盛裝以黔東南的獨具特色,把銀飾釘在衣服上成"銀衣",頭上戴著形如牛角的銀質頭飾,高達尺余。男子服裝差別不大,多著大襟或對襟短衣,下穿長褲。部分地區男子穿麻布短衣或長衫,披編有幾何圖形的披肩或羊毛氈。
鳳凰古城是一個有著民族特色和氣質的古城,來此旅游的游客一半是來看景色,一半是來體驗文化。雖說兩者多是如影隨形,密不可分,但是這對來鳳凰古城旅游的游客而言是比較重要的,鳳凰古城的旅游旺季在每年的3月—11月間,淡季在11月至次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