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協調不全面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更好地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要把鄉風文明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生態振興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和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然要求。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防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要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夯實鄉村治理根基,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現代化進程中城鄉關系的演變軌跡是由城鄉隔離、城鄉脫節、城鄉失衡向著城鄉統籌、城鄉融合、城鄉一體方向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鄉村振興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要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堅持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統一安排、協調聯動、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從宏觀政策層面看,要深化城鄉改革,特別是著力增強城鄉綜合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從融合形式和實踐層面看,要注意從不同方位、通過不同途徑、以不同方式推進城鄉融合。
一是在農村地區拓展城鄉融合。引導城鎮要素向農村流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新型社區建設,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或農業農村現代化。二是在城鎮地區拓展城鄉融合。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重點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人口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化質量。三是加快推進區域城鄉政策一體化。分層級、分區域有序推進城鄉政策一體化,建議從較小行政區域到較大行政區域依次、有序、積極推進,以政策一體化為城鄉一體化提供堅實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