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養老旅游是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鄉村游和養老游二者的結合,主要旅游目是出于對自身健康的考慮,選擇到更加適合于老年人養老的自然風光秀美,環境、氣候宜人的鄉村旅游地進行異地養老,在療養、養老的同時體驗鄉村的風土人情、風俗風景。
發展鄉村養老旅游產業的必要性
(一)能緩解社會和家庭的養老壓力
據民政部《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1%,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94,110個,擁有養老床位577.8萬張”。
從數據能夠看出同,我國老齡人口總量相比,社會養老機構存在巨大缺口;另一方面隨著年輕人贍養壓力增大,家庭養老功能將不斷弱化,社會養老模式必將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發展鄉村養老旅游,可以進一步充實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無疑可以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二)滿足老年人心理及健康的需求
老年游客與其他游客群體不同,祈福祭祖、懷舊和尋求療養健康旅游是老年旅游的主流需求,對于生于鄉村長于鄉村的老人們,鄉村有著親切感和歸屬感。國內很多鄉村旅游地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秀美,氣候宜人、空氣質量高,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養生,而且老年人在戶外親近大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養花、種菜等適當的體力勞動健康體魄,發展鄉村養老旅游可以滿足老年人追求自然、安逸、健康的心理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收入,實現旅游扶貧。
旅游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可以通過旅游摘掉地區的貧困帽子。首先,旅游的發展能夠改善地區的基礎設施,改善生活環境。鄉村旅游養老項目,要建立適合老年度假療養的民宿、園區,配備專業服務人員,逐步完善鄉村旅游度假養老產業體系,醫療康復體系,同時完善休閑、購物、健身、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配套設施,豐富老年人的假期生活,使老年人能夠在鄉村旅游地隱逸安然。
其次,旅游的開發能夠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就業崗位。旅游經濟涵蓋內容廣泛,發展起來需要相關配套服務,如旅行社、交通、住宿和餐飲。再次,旅游的發展能夠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質量會更上一層樓。發展鄉村養老旅游是農村扶貧開發的重要渠道。
國家旅游局李金早指出,未來國家旅游局將繼續推動我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揮鄉村旅游的扶貧作用,計劃每年通過開展鄉村旅游活動帶動全國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新增就業崗位180個。
(四)有利于建立鄉村旅游度假地醫療體系。
養老旅游度假項目落地,配套的康養醫療體系也隨之配套進駐,促進了分級醫療,醫療資源下沉,對改善農村醫療體系有根本上的幫助。結合實際情況看,針對農村經濟基礎薄弱現狀,建設度假養老型鄉村旅游基地,需要充實鄉村醫療力量,建立鄉村旅游地醫療點,可以依拓鄉村公共醫療單位,與民間醫療機構合作,形成較為完善的鄉村醫療體系,解決老年人在鄉村旅游地度假養老的看病問題,以及當地居民就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