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古鎮,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歷來商賈云集,日進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稱。道口古鎮因河而興,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相對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也是一處地地道道的明清北方民居建筑博物館。
現存的臨街古商鋪和古民居共1000多間,主體建筑多是硬山式單檐兩層樓房,上有小青瓦覆頂。現存還有老胡同16條、古廟宇2處、老票號1處、綢緞莊1處、南大王廟重修碑1塊、北大王廟1座、火神廟遺址1處以及其他遺存。該街被宛如游龍般的衛運河所懷抱,且沿衛運河而興建,南北綿長約3000余米,故有順河街之稱。
在順北街北端,有一座北大王廟,至今保存完好。據說,它建造于明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在建筑風格上屬勾連搭式建筑。殿門朝西,俯瞰衛河。內部供奉東周戰國時期的李冰、南宋的謝緒、明代的黃守才和張居正,以及清代的朱之錫等五位治水先賢。
“同和裕”票號位于道口鎮大集街路北,始建于清末,原建筑布局為四合院形式,現僅存臨街北屋、東西廂房該建筑為滑縣道口鎮現存為數不多的老字號之一,見證了運河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對研究清末道口鎮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從道口古鎮曲穿而過,保護區內保存有原生態的古河道、古碼頭、古城墻、古廟宇、古民居、古商號等豐富的歷史遺存,共有各類歷史建筑2000多間,見證了大運河的千年繁華。
近年來,先后建成了古鎮民俗展館、同和裕銀號展館、運河歷史文化展館與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館,全部對外免費開放。投資900余萬元的大王廟、老糧倉保護性修繕及監測中心項目也于2017年投入使用,對于更好的保護弘揚運河古鎮文化遺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了眾多古跡,道口古鎮因特色“道口燒雞”而聞名國內外,“道口燒雞”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型”四絕,被國家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譽為“中華第一雞”。
古鎮雖小,卻見過大世面,而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也因此有了非凡的氣度與胸懷,他們終將走出這片方寸之地,到更廣闊的地方去完成人生的志向。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美食的渴望,道口燒雞、麻鴨面、周記刀削面館、道口燒餅、為道口鎮的特色美食,受到道口及周邊地區人們的一致稱贊。湯湯運河流淌著鮮活的歷史,悠悠古鎮承載著千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