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具有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茶產業,如何以品牌化為引領,推動地方茶經濟發展、茶業增效和茶農增收,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 中國擁有3000多年的飲茶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2016年茶園面積290.20萬公頃,比2000年增加181萬公頃,據測算2017年的茶園面積在310.13萬公頃左右,2000-2017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
2017年6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財辦[2017]29號),確定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其中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湖南、四川、云南等都是傳統的產茶省份,田園綜合體的文化旅游功能對于傳統茶葉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田園綜合體是一種主要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各級政府投入、農戶投入、社會資本投入,以生態為依托、以旅游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創新為理念、以市場為導向的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組織形式。可以將多種業態進行整合,并堅持以農民為主體。
“茶文化”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恰恰可以作為鄉村與城市之間的橋梁紐帶,解決鄉村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以涉茶旅游的發展促進茶葉產業的發展,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從而實現鄉村發展。
一、“茶文化+N”多種業態引領發展。
整合優勢資源,促進“旅游+”發展,形成茶園鄉村旅游業態、茶文化科普研學業態、茶文化創意亞太、茶文化養生康體業態、茶文化工業旅游業態等多種業態產品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促進茶葉產業提升增效,實現茶農全面增收。
二、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
以茶葉產業為優勢主導產業,著力構建茶葉“種植生產、加工貿易、衍生配套”三大產業體系,形成完善的茶葉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比如,茶產品的精深加工可以與餐飲業跨界整合,開發茶食品;可以與醫療保健跨界整合,開發茶保健品;可以與與體育健身跨界整合,開發運動功能性茶飲品。圍繞茶葉種植這一主業,實現多元業態的有機跨界整合,創造更高水平的附加價值。
三、“1+1+N”創新運營管理機制。
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搭建以“茶文化”田園綜合體平臺,以茶農合作社為載體的多方共同參與的聯合運營機制,讓茶農充分享受田園綜合體建設成果。多元業態可以在茶產品精深加工、餐飲、酒店、物流、文化創意、展覽、節慶活動、體育健身、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等領域進行選擇。通過茶葉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實現“1+1+N”多元業態整合,促進茶葉產業提升增效,實現茶農全面增收。
四、涉茶業態的PPP模式發展
茶葉田園綜合體是一個需要較大體量資金的投資項目,僅靠財政部、省市級政府扶持資金及茶農專業合作社的原始股金投入很難滿足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茶葉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通過PPP模式來引入社會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