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已成為現下重要的旅游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在閑暇之余去鄉村走一走、逛一逛、游一游,鄉村旅游的市場關注度持續走高。
從農村實際和旅游市場需求出發,強化規劃引領,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游環境,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促進鄉村旅游向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為實現我國鄉村全面振興作出重要貢獻”,從國家層面再一次強調鄉村旅游,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伴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扶貧也成了行業廣泛關注的話題。
鄉村旅游扶貧是基于精準扶貧的背景下,一種新的扶貧模式,是通過對鄉村特色旅游資源及產業的開發,提升農戶的內在發展動力,進而帶動其脫貧。
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國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貧困人口脫貧的主戰場和中堅力量。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一直是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而鄉村旅游的興起,無疑給這些地區帶來的新的方向。以產業資源為基礎,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促成人流、物流、現金流向鄉村發展,成為貧困地區發展的推力。可以說,鄉村旅游是鄉村發展的新渠道,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的途徑。
鄉村旅游扶貧將鄉村旅游產業和精準扶貧相結合,二者的融合將為鄉村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1、提供大量就業崗位,農村人口回流。農村經濟發展滯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這在國內是屢見不鮮。而旅游化運作后,將極大緩解該現象的發生。當地的旅游發展為外出務工人員創造返鄉創業的機會,同時青年人口的回歸,為當地的帶來新的活力和創造力。
2、盤活大量土地資源,發揮土地優勢。城市土地不夠用,農村土地閑置不用,城鄉的差異化發展也導致了土地的差異化使用。而通過旅游項目的開發,將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最大化的發揮土地優勢,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
3、多渠道的收入來源,農戶多元增收。售賣當地特色旅游產品、農副產品增加收入;資產股權收入,以土地、房屋等資產入股旅游項目獲得的股權收入;自主創業收入,開辦農家樂、民宿、餐館等,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實實在在為農民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是實現鄉村脫貧的重要手段,對于有資源優勢的地區,需要充分落實“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發揮鄉村旅游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惠民、利民、便民,真正使鄉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