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鎮由于地處錫山山麓,建筑錯落別致,尤其是觀音兜、馬頭墻、風火墻屋脊和形制各異的脊飾,在錫山茂林修竹的映襯下,如同一幅長卷水墨畫,令人嘆為觀止。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被稱為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進入惠山古鎮,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密集遍布古鎮的祠堂。這些祠堂風格各異,精采紛呈。大多是粉墻黛瓦飛檐斗拱的中式建筑,也有結構明快琉璃點綴的西式建筑。惠山古鎮祠堂建筑群位于無錫惠山腳下的橫街、直街到寶善橋一帶,共有明清古祠堂一百多座,包括歷史上不少著名人物的祠堂,如范仲淹、倪云林、李鴻章等等。如此大量的祠堂集中在一起,且保護尚可,確實罕見。
祠堂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建筑。在無錫市惠山古鎮,有一個特殊的古祠堂群落,面積只有0.3平方公里,但從唐代一直延續到民國共匯集了118座古祠堂。祠堂群中祭祀的姓氏可查到的就有72個,其中僅宰相級人物就有9人,密集程度堪稱全國之最。
惠山祠堂群與江南山水,名泉勝地融為一體,衍生出了惠山泥人文化、錫惠園林文化、二泉音樂文化,二泉茶文化酒文化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惠山泥人,是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無錫當地藝人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干而不裂,可塑性極佳,非常適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是泥人藝人們幾百年來,保留傳統不斷創新孕育出了巧奪天工,燦爛絢麗的民間藝術文化。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情趣盎然,雅俗共賞彼受各界人士的喜愛。
惠山古鎮的文化底蘊豐厚,大運河支流惠山浜直達古鎮腹地。兩岸歷史文物林立,人文薈萃,又是無錫地名的發源地“無錫錫山山無錫”。其中比較出名的景點之一是惠山寺,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香火旺盛。無錫的標志性建筑錫山龍光塔,始建于明萬歷間,是古鎮一景。唐代陸羽品宜茗者,惠泉第二,“天下第二泉”因之得名。惠麓一帶林茂石壑,泉水豐富,素有九龍十三泉之稱美譽。
惠山古鎮有很多名人故居,和無錫的街坊文化,而且京杭運河流經此處,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的柔美,磚瓦琉璃的搭配仿佛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畫,康熙皇帝更是六下江南來到此處,乾隆皇帝也題詞:唯惠山幽雅嫻靜。
惠山古鎮被認為是無錫市現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項目。現古鎮包含寄暢園、二泉、惠山寺等名勝古跡,開發由惠山橫街直街、寺塘涇南北河組成的祠堂文化建筑群,建成環境風貌優美、景點內容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江南風情濃郁的古鎮園林文化旅游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