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的古鎮(zhèn)水鄉(xiāng)韻味十足,是大家最喜歡旅游目的地之一,這里有一座古鎮(zhèn)鮮為人知,是“江南十大古鎮(zhèn)”之首,那就是塘棲古鎮(zhèn)。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xiāng)、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xiāng)”。
塘棲古鎮(zhèn)建于北宋,距今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位于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zhèn)而過,歷朝歷代以來,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
塘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文人輩出,書香傳世,這里文物遺產(chǎn)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娘娘廟等。這些獨特的古跡遺址賦予了塘棲這座江南古鎮(zhèn)無限的魅力。
塘棲的古建筑頗具特色,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墻,隱于弄內(nèi),引升出一條又一條的陪弄,據(jù)說舊時全鎮(zhèn)共有弄堂七十二條半。塘棲又是標準的水鄉(xiāng),處處是河,鎮(zhèn)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稱“過街樓”。
塘棲山明水秀,名勝古跡較多,自古以來就有著眾多美麗的誘人景色。舊時,曾有棲溪十六景之說,分別為:芳杜菱歌、廠陰漁火、長橋月色、溪口風(fēng)帆、永明晚鐘、清流高閣、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曉、超顛遠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霽、西浦斜陽、橫潭漁火。文人雅士們紛紛為這些景色呤詩詠句,為那些景點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諸如“市門相向鎖長虹,畫舸奔云趁晚風(fēng)”之類的佳句。歷經(jīng)滄桑,時過境遷,時至今日,那些昔日的勝景大都早已湮沒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觀梅勝景,則在新時期中煥發(fā)了青春。超山素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江蘇的鄧尉、無錫的梅園齊名。隨著旅游業(yè)的開發(fā),不但重現(xiàn)了十里梅海的勝景,而且還建成中國第一印山;鎮(zhèn)中心橫跨運河的廣濟橋,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廣濟橋下的郭璞井,傳說為晉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內(nèi)最大的石碑之一……
那一條條河道一條條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橋相連,最有趣的是,就連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橋上,都十分講究地搭有橋棚,使得來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曬不到日頭。
古鎮(zhèn)除了美景,還有著不少當?shù)氐奶厣朗常玺颐鈭A;醬板鴨等,值得品嘗。當?shù)孛裰V更是這樣稱道:“法根糕餅匯昌粽,粢毛肉圓香又糯。細沙羊尾香烘烘,塘棲板鴨鼎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