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今為止依然保留了非常多的古鎮,其中在中原地區的河南禹州市西南就有這么一處被游客戲稱為“活著的古鎮”——神垕古鎮。此鎮的歷史比較悠久,在明代的時候它屬于鴻暢都凌錦里的管轄范圍。在清朝,它屬于文風里,然后是深深鎮。
神垕古鎮,它“神垕”的名字來自哪里?說起這個人民總能說出各種各樣的傳說,其中就有人說“神垕”是一個明星的名字,據說“星”是天空中非常高的星座。因為神山的主山(北山,即甘明山)較低,鷹山(南山,即大廬山)較高。鷹山應該壓住主山,不能生產人才。因此,古人在南山山上修建了一座陸地寺廟,以降低鷹山,在北山祖廟建造了天野閣,以改善主山的位置,并命名為“垕”。 “彗星調整”風水,祈求當地人民優秀,人民富裕。還有人說,神有豐富的瓷器,窯是熱的,水相應缺乏,五行不運作,水火不能平衡。 神垕是12月的傳奇神之一。它屬于水。它的名字用于將天水與地下火相匹配。“水與火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成功。”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有關部門調查研究了神垕的起源,否認神垕是一個明星的名字。一旦說到野獸,這只是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只有《唐柳店》中的神垕是死者的神,是一個水,神垕窯更加繁榮,有水與火,實現水火平衡,這是合理的,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那么,為什么神垕古鎮會被游客戲稱為“活著的古鎮”?下面小編來帶你深入了解一下該小鎮。
神垕古鎮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里面有著許多的古建筑。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積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區域特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禹州市、郟縣、汝州市三縣(市)交界處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因至今仍盛產各種陶瓷,“神垕古鎮”被譽為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神垕鎮位于禹州市西部,距市區30千米。面積49.1平方千米,人口43369人(2006年)。全鎮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0%。禹(州)神(垕)公路、平(頂山)神(垕)公路、禹(州)鄲(城)地方鐵路過境。它是鈞瓷藝術發祥地,目前已經被許昌市列為三大旅游品牌之一。古跡有柏靈翁廟花戲樓,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神垕鎮先后被確定為“全國農村100個小城鎮經濟開發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省改革與發展綜合試點鎮”。2003年9月,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鈞瓷之都”榮譽稱號。
2005年11月12日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命名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伯靈翁廟古廟宇多是神垕的一大特點。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伯靈翁廟,該廟也稱窯神廟、火神廟,是鈞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也是神垕“中國鈞瓷之都”、“火藝之都”的重要標志,現已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伯靈翁廟位于鎮區老街中心,它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清朝光緒十三年(1887年)和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兩次重修。伯靈翁廟為庭院式的群組布局,其主要建筑物有窯神廟、花戲樓、道房、東西日月門。庭院深深,古色古香,充滿神秘色彩。
正門為花戲樓,門前一對石獅威風凜凜,氣宇軒昂;青磚飾墻,玻璃金瓦,風鈴叮當。門旁兩邊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靈丹寶箓傳千古,坤德離功利萬商”,包含著陰陽八卦、天地造化、工商經濟等諸多內容。樓脊中心立一麒麟,背馭鈞瓷寶瓶,形象生動,透出祥瑞之氣。
伯靈翁廟窯神殿內供奉著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窯神孫伯靈,相傳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第二位是司土之神。第三位是司火之神,即傳說中的“金火圣母”。每一位神像背后都有著一段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
花戲樓花戲樓是伯靈翁廟的山門,和伯靈翁廟是一整體建筑。面對伯靈翁廟大殿的一面,是演出用的戲樓,面對大街的一面,是伯靈翁廟的山門,把戲臺和山門結合起來而形成過路式戲臺。戲樓的結構屬于九脊歇山頂,挑角單檐式建筑。屋頂由三色琉璃瓦覆蓋,組成古樸大方的菱形圖案。屋檐下邊有22根攢斗拱和4個轉角鋪就。面闊四柱三間,主間寬3.80米,東西次間寬2.05米,進深均為6.50米。面向大街的山門,門額上建有單檐三坡、挑角廈式門樓一座,它依附于戲樓屋檐之下,小巧別致,風格獨特。
花戲樓內雕梁畫棟,粉壁彩屏,各種青石雕刻玲瓏剔透,精巧雅致。整個花戲樓,全是木榫連接,沒用一個釘子。
關于這一點,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故事。此外,花戲樓還有一個奇特之處,說花戲樓前的戲樓場面積雖然不大,卻是一個“活地”,看戲的人再多,從來沒有擁擠過。人們說這是與祖師爺顯靈有關,這個傳說恰恰說明了花戲樓建造奇巧,如有神助。
望嵩寨天保寨神垕有許多古寨,其鎮區就是由東、西、南、北四座古寨組成。每座寨都修有高大厚實的寨墻,有的高達3丈有余,厚2尺多,固如城墻。寨四周和寨墻上建有炮樓,主要用作軍事防御和抵抗匪患,防范洪災。每個寨子都有文雅的名字,如東寨為“望嵩”、西寨為“天保”,寨名用青石丹書鑲嵌在古寨門之上。
東寨建于清光緒20年,墻體為青磚結構,墻基高2米左右,均為巨石砌成,墻高10米左右,厚80厘米見方,繞東寨一周,長約6000米。寨門洞高約4米,上部由拱型青磚砌成,門洞長約8米,寨門上方有炮樓,炮樓上有三個炮孔,供瞭望和射擊使用。此寨為何叫“望嵩”,據說站在古寨寨門上,可以看到嵩山,因此稱為“望嵩門”。這些古寨內都有不少傳統建筑,如東寨內有伯靈翁廟、關帝廟、白衣堂、貞節牌坊等,還有沿街店鋪及富有時代和地方特色的民宅。
壓妹臺傳說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帶著妹妹被王莽軍隊追殺時,妹妹身體羸弱,無力奔跑,被劉秀用土壓在了古龍山即大劉山西側。后來劉秀登基稱帝,為了紀念妹妹,特意回故地厚葬妹妹,壓妹臺因此得名。
饃石坑兒傳說漢世祖、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軍隊追殺時,曾經到一戶農婦家中討飯吃,該戶主婦當時正在蒸饅頭,該農婦嫌棄劉秀,怕他吃了自家的饅頭,于是就托詞沒有蒸好,不給劉秀吃,后來劉秀等了很久,那家主婦還是說沒蒸熟,劉秀一急之下,生了氣,脫口而出“難道所蒸的不是饃,是石頭?”,拂袖而去。結果,該主婦在揭開蒸籠時,果然應了劉秀的讖語,蒸籠中全部成了石頭,該主婦就把這些石頭倒進了一個坑。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你帶來關于被游客戲稱為“活著的古鎮”——神垕古鎮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你們了解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