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民說起西安時,首先第一發現肯定是我們的多朝古都陜西西安,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寧夏也有這么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也叫“西安”——西安州。兩者雖然同名,但是的的確確是兩處不同的地方,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了解一下這個名字也叫“西安”的千年古鎮。
和古都西安相似,今天我們的主角寧夏西安鎮曾經也是西夏的“南都”。它是宋夏時期所筑建的古城中保存得最好的一座古城。西安州古城對研究古代城市建筑以及各個朝代的建筑風格仍有一定的實物價值。駐足古城下,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對歷史的想象。
目前,在這種千年古鎮中依然保留有宋夏時期西安古城遺址、天都山皇家寺院、新石器時代“菜園遺存”、1920年8.5級海原大地震時期留下的地震奇觀——震柳、南華山風景區及古烽火臺,其中國家級文物遺址1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古鎮中的文化。
菜園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菜園遺址的歷史悠久,令人不得不感嘆它的神奇魅力。菜園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已5000年,由居住遺址和墓葬組成,是古人類生息、繁衍、生產勞動的場所和墓葬地。放眼望去的蒼茫和遼闊,與藍天分不清界限,猶如歷史長河的浩瀚無垠。
茴香花海
如果說,歷史遺跡為古鎮帶來了別樣的韻味,那么,茴香花海賦予了古鎮生機與活力,種植歷史悠久,規模和品質為全國稀有。徜徉在一片花海中,當鼻尖輕觸花瓣,撲鼻而至的淡淡花香,最是心醉治愈。它以清閑的姿態依附在風光如畫的南華山腳下,梯田如鏈似帶,壯麗雄奇,旅游路以南坐落著村莊,紅磚黛瓦。若是在雨天,陣陣云霧飄來,恍若天上人間,朦朧中又帶有一絲格外的意境,構成了一副極美的農村風光畫卷。
哨馬營震柳
“哨馬營震柳”是1920年12月16日海原縣寰球大地震時殘存的一棵柳樹,劈成兩半,樹干底部已經中空,呈枯朽、衰敗之態,而上部卻枝繁葉茂,被稱作大地震的“活標本”,遠觀時既好似兩棵樹相伴而生又如同天然彩門。當你拋開鋼鐵叢林的桎梏,前往這一幕幕自然的景觀,你會靜靜的踱步,享受當下的寧靜與安定。
天都山石窟
天都山西北接黃家洼山,東南連南華山與月亮山,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蘊含而成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里地勢宏偉、景色旖旎,處處充斥著生命的繽紛色彩,這里的人們,守護著這片色彩。
據介紹,寧夏中衛市市委“一帶兩廊”及海原縣縣委、政府“兩核兩廊四鎮”發展布局,將海原縣西安鎮確定為文化旅游古鎮。此次西安鎮鄉村文化旅游節旨在依托西安鎮底蘊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依山傍水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特色農業產業資源,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內涵,通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打造“西安鎮文化旅游古鎮”品牌,開辟“菜園文化遺址—茴香花海—天都山—哨馬營震柳—萬畝枸杞基地—西安州古城—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一日游旅游專線,促進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推脫貧攻堅,帶動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