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莞可園門前,一幅對聯映入眼簾“可羨人間福地,園夸天上仙宮”。這就是清代粵中四大名園之一,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與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余蔭山房合稱清代粵中四大名園。
步入門內。眼前就是一個荷花池,沒有荷花的水池旁邊立著一枝形狀怪異的樹根,一盤盤蒼古雄偉盤景,一大片紅色杜鵑花掩蓋著小亭子,一幅古墻上倒掛著一大片的綠,組成一幅美侖美奐的山水畫,真是“滿園春色關不住,勒杜鵑花出墻來?!蹦芟嘞竦饺绻胶苫ㄊ㈤_的時候,這兒應該是更加漂亮。
可園多以盤景為主要景色,令我們驚嘆的是可園一步一景,景景不同,無論你站在哪一個角度拍照,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可堂
可堂是可園的主體建筑,也是最莊嚴的建筑,樓前有曲尺形水池,樓高15米多,底層大廳名可軒。其側有石梯級,盤曲可上綠綺樓,復又能通可樓第二、三層。第四層是邀山間,登閣可俯覽園中景色。樓閣為水磨青磚結構,地鋪褐紅磚階,綴以花臺、花徑、假山,由環碧廊貫串起來,構成整體。當年畫家居廉常居此,留下許多吟詠。曾一度荒廢,建國后辟為公園。四條紅石柱并列堂前,顯得氣派不凡。堂外左右兩廊長花基,秀麗中蘊藏著莊嚴肅穆。右前方設一小臺名“滋樹臺”,為專門擺設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狀似獅子,威武雄壯,其間建一樓臺,人稱獅子上樓臺。
環碧廊
步入庭園,展現眼前的是遠近聞名的環碧廊。長廊環繞整座園林,環長廊一周,全園景色可盡覽無遺。環碧廊的開端設在“擘紅小榭”之中?!半⒓t”是剝荔枝的意思,擘紅小榭就是主人邀請文友品嘗荔枝的地方。過擘紅小榭,第一處景點是桂花廳,這是園中的餐廳,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清水魚池和“人工空調”。
雙清室
雙清室是可園的又一勝景,其結構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亞”字為圖,相傳亞字是吉祥之字。雙清室是園主人用來吟風弄月的地方,根據堂前湛明橋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雙清”。
問花小院
“雙清”之后,是“問花小院”,為主人賞花之處。順環碧廊步出“問花小院”,來到一處廣闊空間,園中花叢果壇,滿目青翠,被稱為“壺中天”。“壺中天”無任何建筑,它是倚著四面的樓房而形成的一方獨立的空間,是園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從這里出后庭,廣闊的可湖展現眼前,讓人身心大暢。
東莞可園建筑特色
可園雖是木石、青磚結構,但建筑十分講究,窗雕、欄桿、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風格。它布局高低錯落,處處相通,曲折回環,撲朔迷離?;{是空處有景,疏處不虛,小中見大,密而不逼,靜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擺設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極富南方特色,是廣東園林的珍品。
可園創建人張敬修投筆從戎,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書畫、琴棋詩賦,樣樣精通,又廣邀文人雅集,使可園成為廣東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居巢、居廉在可園十年創造沒骨法、撞粉法畫花鳥畫,并予傳授,為嶺南畫派開創先河。
藝術特色
雖然可園占地面積不大,但園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卻十分豐富。造園時,運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再現大自然的景色。園北臨村中大池塘,建筑物分西南、東北兩組,中隔庭園。全園共有一樓、六閣、五亭、六臺、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房,左回右折,互相溝通,通過130余道式樣不同的大小門及游廊、走道聯成一體,設計精巧,布局新奇。
四通八達
可園的第一大特點是:四通八達。把孫子兵法融匯在可園建筑之中,成為整座園林的一大特色。全園亭臺樓閣,堂館軒榭,橋廊堤欄,共有130多處門口,108條柱棟,整個布局有如三國孔明的八陣圖,人在園中,稍不留神,就像進入八卦陣一般,極可能會迷失路徑。
雅意文風
可園的第二大特點是:雅意文風。張敬修雖然身任武職,但對琴棋書畫造詣頗深。所以整個庭園雖偏于武略,但局部都顯得文風雅意極濃。
可園路上車水馬龍,可園卻是繁囂都市中的一方凈土。在可園,靜中有趣,幽而有芳??蓤@雖小,但咫尺山林??蓤@門口真心不張揚,絲豪不像景區的樣子。并且門票也是比較便宜,只有6元,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