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沒有劍門之雄、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但它卻似一朵出岫云彩,奇幻迷人;似一壺陳年老酒,幽香酣醇;似老家的百寶箱,五彩斑斕……它的美,獨特而誘人,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先后獲得“四川最具保護價傎古城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殊榮,它就是川北名鎮——四川省閬中市老觀鎮。
老觀鎮位于閬中市東北部,距市城區45公里,東通儀隴、巴中,南至閬中、南充,西接蒼溪,北上旺蒼、廣元。鎮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99個社,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0610人,暫住人口1.2萬余人,城鎮人口4700余人,幅員面積66.7平方公里。有城鎮1個,集鎮2個,老觀場幅射四周十多個鄉鎮近20萬人,素有旱碼頭之稱,是閬中唯一隔日逢場的場鎮。
老觀鎮于1995年2月被批準為省級試點小城鎮,2004年2月被列為省重點鎮;2003年7月被批準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2005年9月16日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老觀歷史悠久。老觀鎮為原古奉國縣城遺址,史載,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在此置奉國縣至元世至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奉國縣,建縣歷史728年,史載,南朝梁武帝天監八年(公元509年)老觀為白馬義陽郡,距今有1497年的建制歷史。
老觀鎮唐宋格局的歷史街區、寺堂廟宇,四合院民居等建筑群0.8平方公里,韻味獨特,各具風格,十分珍貴。有31座寺堂廟宇舊址,雖遭破壞,但遺存下來的遠古氣息,實屬文化珍存。保存原貌的明清時代8000余平方米的街道民居和眾多的革命遺址交相輝映,構成了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人類遺產。
古鎮文化厚重,遺存眾多,有原奉國縣某縣大爺記“本縣愛民如子”古石碑;有唐·陸海《奉國寺》記“新秋夜何爽,露下風轉凄;一磬竹窗外,千燈花塔西”石碑;有保存完好的奉國寺和奉國學堂;有魁閣,有牌坊,有古民居;有向朝廷進貢大米的古石洞糧倉和清代糧倉;有保存完好的北魏石階、石獅等歷史文物遺跡30余處。
徜徉在古鎮街頭,踩在青石板上歲月碾出的一條條深溝,目睹風雨剝蝕后的一扇扇門窗,如同品味一杯陳年老酒,穿越一條時光隧道。石板小巷,青磚灰瓦,清濛的空氣,恬靜的風,一呼一吸,全是歷史的味道,文化的氣息。
古鎮人杰地靈,名人輩出。在這里,他們留下了揮抹不去的濃墨重彩,穿越千年歷史風云,為古鎮增添了更多詩意與贊美。
“三譙”是最具代表的賢士。據《華陽國志》、《后漢書》、《保寧府志》等史記載:譙隆,字白司,今老觀譙廟村人,西漢賢臣,曾任上林令,忠下侍郎,漢武帝元封年間,舉薦落下閎給漢武帝,遂有《太初歷》。
譙玄:字君黃,譙隆之子,曾任朝庭義郎,太常丞,中散大夫。王莽篡位后,譙玄歸隱家鄉棄官不從,皇上賜予毒酒,兒子譙瑛以錢財為父贖罪,后老死于家鄉,東漢光帝下詔書命修廟祭祀。譙瑛,譙玄之子,學識豐富,熟悉易經,皇上授予北宮衛士令。
老觀還是一塊紅色革命的熱土,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是有名的川陜革命根據地。如今保存完好的“中共蒼溪縣委”、“蒼溪縣蘇維埃”、“紅三十軍軍部”、“紅四方面軍八十九師醫院”、“李先念舊居”等紅色遺址,見證了那段崢嶸歲月里的革命志士和英雄豪情。
彭蘊山等革命志士領導3支農民武裝,發起了“老觀暴動”,徐向前總指揮曾親筆書寫“曙光在前”的錦旗。鎮西南側為老君山,1933年紅軍在此進行了著名的“夜襲老君山”戰役;鎮西北是雞山梁,位于老觀場、解元場之間,與老君山遙遙相望,1933至1935年紅軍在此山曾進行過三次激烈的戰斗,被稱之為“紅軍三戰雞山梁”。
在東河還保存紅軍造船廠遺址,2016年CCTV9《隱秘征程》欄目組曾在此拍攝錄制。老觀先后走出了3300多位英雄兒女參加紅軍,涌現出了梁天喜、蔣克誠、李文模等一批革命將軍,抒寫了一篇篇屬于他們的紅色傳奇。
另外,老觀還是川北燈戲的發源地,素有“中國燈戲在川北,川北燈戲在閬中,閬中的燈戲窩子就在老觀”之說,1998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老觀“燈戲之鄉”,2014年老觀燈戲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老觀民歌生動靈活,幽默風趣。《晾衣裳》在1956年還編入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材。“亮花鞋”是這里特有的風俗,每年正月初一、二月初二這兩天,不論是躬耕于黃土,還是深藏于閨閣的女性,都要穿著新衣花鞋趕場赴會,表演亮花鞋看誰的鞋子艷,誰的花兒好;這是老觀幾千年來的女人場、娘娘會。《亮花鞋》劇目還登上了2014年中央電視臺僑聯春晚的大雅之堂。
勤勞智慧的老觀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老觀美食。原奉國大米粒大、飽滿、色澤好,口感佳,曾為宮廷貢品,先后獲得西博會“金獎”、“南充知名品牌”、“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等殊榮,產品曾遠銷歐美及東南亞。
老觀米豆腐取奉國大米為原料,經過6道工序后做成圓柱或塊狀半成品,食用時切成薄片,貼在鍋面,加清油炕至微黃,再加適量鹽、蔥、辣椒、花椒等香料炒勻,甜咸麻辣、香脆可口的米豆腐就做好了。油勺、薄脆子、酸菜稀飯、韭菜醋湯、面疙瘩、驛站吵鍋等美食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令人往返留戀,嘖嘖稱贊。
大鵬展翅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古鎮厚重悠久的歷史底蘊,美麗的生態環境,獨特的美食,擠滿的茶館,加上民俗文化藝術風情,是四川有名的“寶場”,激勵著一代代老觀人勇往直前,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