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鄉古鎮一直是非常出名的,特別是無錫、江蘇一代尤其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在無錫市里卻有著“小蘇州”的古鎮——蕩口古鎮。蕩口古鎮有著“銀蕩口”之美譽,目前屬于國家4A級景區。
來到蕩口古鎮之前,我對江南的印象一直是:江南水鄉大都充滿秀氣,有小橋流水人家般的韻味,無論是西塘的烏鎮,周莊同里都無不是這樣??墒?,來到蕩口古鎮之后,才發現蕩口古鎮在秉承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同時,也保留著許多人文古跡,使其多了些許歷史底蘊,也使得蕩口古鎮更加充滿人文魅力。
蕩口古鎮,距無錫市中心25公里,地處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無錫市五個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名鎮)之一,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烏鎮、周莊、南潯、西塘比起來,好像名氣不大,可拍出來的水墨畫面也是無可比擬的。
小橋流水、楊柳小船、白墻黑瓦、徽派建筑樣樣齊全,一條河流直來直去,橫貫東西,日出日落,光線十分適宜攝影。清晨的通透,黃昏的霧霾,中午立竿見影也會出現立體感,可惜還未有伯樂貫以中華攝影基地的美稱。給這個稱號真不為過。
“驛江南、回蕩口”是蕩口古鎮的宣傳詞,古鎮因位于鵝肫蕩口而得名,鎮內河道縱橫、湖蕩密布,小橋流水、環境幽雅。本人就是在蕩口書香世家留宿,才拍到古鎮日出前的天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每每想起兒時學過的這首詩,思緒總會飄向那風景如畫的江南。那古樸的吳儂軟語,那清麗婉約的水鄉古貌,總讓人忍不住心馳向往。
江南古鎮何其多,蕩口古鎮雖不像周莊、烏鎮那些江南古鎮那樣人人皆知,但是從這里走出的大師卻聞名天下,數學家華蘅芳、漫畫大師華君武、作曲家王莘、國學大師錢穆、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
蕩口古鎮規模不大,格局就像一個“川'字,左是倉河北街,中是北倉河,右是倉河南街。
水鄉澤國,橋連著宅,水連著水,沿著小徑,沿著曲榭回廊,蕩口古鎮兀立在煙雨微嵐里。信步緩行,觀睹雕梁畫棟的古色古香,體會歲月蕩滌的內心獨白,盡享與浮華一墻之隔的安逸閑頓。這,是一種際遇。
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里,因位于鵝肫蕩口而得名。秀麗的鵝湖孕育了歷史名鎮,鎮內居民以華氏居多,孝義之風盛行,物華天寶、鐘靈毓秀,成為江南糧賦第一鄉。這里河道縱橫、湖蕩密布,小橋流水、傍河民居,駁岸河埠,船只往來,形成了濃郁的水鄉特色。
淅淅瀝瀝的雨,可以將整個古鎮蒙上一層薄薄的霧氣,搭乘著烏篷船順水而行,讓人如同進入了一幅寫意的水墨畫里,情不自禁陶醉其中。陽光燦爛也不例外,一樣有煙雨飄渺的感覺。乘一葉扁舟悠游的感懷,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贊嘆,也許只有身在這煙雨江南中才能體會得到吧。
古鎮有28座古色古香的橋,有單孔橋、廊橋、環龍橋、、永安橋、平板橋……造型各異,如同石橋的天然博物館。這些橋梁演繹著蕩口人積富為民、行善積德、造福桑梓、崇尚孝義的生動故事。
隨意問了當地老年人,竟然說在上世紀中以前,蕩口禁止說評彈”三笑“,因為那是侮辱了華氏門庭?!比Α肮适率嵌抛9P者查資料,風流才子唐寅、華府丫環秋香、華察(華鴻山)還真有其人。唐寅即是婦孺皆知的風流才子唐伯虎。十九歲唐伯虎完婚,發妻徐氏,是同邑徐廷瑞次女,婚后感情較篤。秋香,據《正史叢刊》《梅禹金青泥蓮花記》等古籍記載,據說確有其人。她姓林,名奴兒,又名金蘭,秋香是她的號,出身官宦人家。秋香與唐伯虎雖處在同一時代,但秋香比唐伯虎大二十歲,當唐伯虎揚名時,秋香己徐娘半老?!碧撇Ⅻc秋香“牽強附會。說故事罷了。其實他們看不到遠方,他們看到的只是巷子的盡頭,他們仿佛看見屋檐上的水滴零散地墜落,他們看到的是過去,是年輕,年輕時候的雨水是這樣,年輕時候的石板路在雨水的滋潤下也是這樣。
白墻黑瓦的徽式建筑,是古鎮的主基調。
見與不見,心之所見。念與不念,鏡花水月。食色性也,虛惘紅塵。靜觀如是,塵起緣滅。一溪流云輕梳妝。微風岸,碧如簪。黑瓦白墻,一紙紅塵淡。流水迢迢自吟唱,思憶長,夢江南。繁華盡處,尋一無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鋪一青石小路,與你晨鐘暮鼓,安之若素。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關于蕩口古鎮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們了解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