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出門旅游,喜歡上了住民宿,體驗一下別樣的旅途感受。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回歸到最具生活氣息的居住狀態,讓旅行變成“回家”,也許住進民宿才是開啟本土旅行的正確方式。其實,民宿之所以這么火,并不是一種經濟現象。這是文化,是精神,是追求。
大部分民宿規模較小、房間空間較大、裝修風格更接地氣、幾乎沒有服務員,這些特點決定了經營民宿的成本要遠低于經營酒店。如果是帶著老人和孩子的一家人一起出游,選擇一家合適的民宿讓全家人住在一起,要比住酒店開2-3間客房的人均花銷低很多,還能在旅行期間共享天倫之樂。
民宿相對酒店更有“人情味”,在一些與主人同住的民宿中,主人通常都愿意與租客交流。如果與民宿主人興趣相投,他們是不會吝嗇提供各種建議,幫助租客更好地在當地游玩。
從起源和本質上講,民宿就是民居,原本就是百姓自己的住宅。而每一戶民宿的背后,都隱藏著主人生活和習慣的痕跡。在沒有“民宿”一說之前,接待客人其實是行善事、做好事,沒有多少商業性質的成分。
正規的酒店一般都有嚴格的入住和退房時間,這對舟車勞頓的客人來說并不是很友好,比如有時候到酒店太早房間沒有打掃好只能在大堂等待,有時候回程航班太晚卻要一早就退了房在外面閑逛……想必這種經歷大部分游客都體會過。然而選擇民宿,就能通過跟主人協商入住/退房的時間,來避免時間不對而“流浪街頭”的情況。
如果你的旅行時間較長,選擇民宿還能有一些生活上的便利,比如民宿通常會配備廚房、冰箱、洗衣機等設施,吃不慣當地的飯菜可以自己下廚,衣服臟了可以隨時清洗晾曬,沒喝完的酒水飲料也能放在冰箱儲存?;旧献约杭依锍S玫纳钤O施民宿都會提供,這不僅能降低在當地的生活成本,也能為旅行帶來便利。
但相對的很多人會覺得,如今全國大部分的民宿價格都比酒店要高上不少,一般的民宿都要四、五百人民幣一晚上,這可是相當于國內五星級酒店的價格了。而一些景區內、裝修比較好或者稍微有名氣一點的民俗,價格高達上千元一晚是常有的事,或許已經和傳統的民宿不一樣了。
民宿最重要的就是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而如今這飄在天上的價格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只有那些懵懂的小青年才會選擇了。加上現在不少民宿的環境都一般,很多打著“民宿”的幌子,稱貼心生活,許多設施都十分簡陋且不完善。最無奈的是現在不少民宿的地點都比較偏僻,交通實在是不方便,出入少則半個小時多則一兩個小時都是有的,對行程有很大的拖累,沒有必要。
還有安全問題,民宿是不少老板自己經營、自己管理的,在入駐時不需要登記信息也不用出示身份證,只要交了錢就萬事大吉,不像現在的酒店各種信息都要完善,可這一旦出了事就麻煩了,追究起責任來你也跑不了。很多人住民宿時都想著體驗一番桃源外的生活,遠離城市的喧囂貼近大自然,可真實的體驗卻往往出入很大,有時候不被坑都覺得幸運了,所以現在很多聰明的人基本不會選擇民宿。
那么,如果是你,出門旅行,你會選擇住民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