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是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方山的古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金陵名剎、“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歷史上,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位于方山的定林寺為下定林寺。
南朝梁武帝蕭衍時,來自天竺的達摩祖師留在國都建康(南京)期間,曾到下定林寺舉行佛事活動。
方山至今尚保留有“達摩崖”等歷史古跡,為禪宗之祖達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說。到了明、清時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規模越來越宏大。
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國高僧竺法秀(曇摩蜜多)在南京鐘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文藝評論家劉勰皈依佛門后,依止大學僧“僧佑”十余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龍》即完成于上定林寺。被《金陵梵剎志》列為中剎。
據《金陵梵剎志》記載:全國佛寺“輪藏”之祖——傅(翕)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輪藏并廣為弘法,(史載傅翕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寶志共尊為“梁朝三大士”)。同時,南朝梁武帝蕭衍時,來自天竺的達摩祖師留在建康期間,曾到方山定林寺舉行佛事活動,方山至今尚保留有“達摩崖”等歷史古跡,為禪宗之祖達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