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的前身是圓明園的附屬皇家園林熙春園,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曾為康熙的御園行宮。熙春園最終建成于乾隆32年(1767年),而在道光年間則被拆分為東、西兩園,東園仍然稱熙春園,而西園則改稱近春園。咸豐即位后,又將東園更名為“清華園”并親題匾額?,F(xiàn)在我們所說的清華園是指清華大學(xué)所在的本部校園,包括了最早的熙春園的全部,在清華大學(xué)內(nèi),常被用來代指清華大學(xué)。
1911年至今,清華大學(xué)已經(jīng)成立106個年頭。雖然歷盡滄桑,但清華大學(xué)對于學(xué)術(shù)的追求與人才的培養(yǎng),是矢志不渝的。
“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但凡是講到“清華”二字的由來,都必然提到東晉謝混《游西池》的詩句。不過,要說是園子叫”清華”二字,那還是很晚的時候呢。
在三百年前,在康熙大帝的“暢春園”四周遍布著他兒子建的各種花園,比如咱們隔壁的圓明園就是四爺?shù)幕▓@。而他的三哥允祉就在這塊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園子——熙春園。
大家都知道康、雍、乾三位皇帝相聚圓明園的牡丹臺,卻很少有人知道,康熙一生在諸皇子的花園中,去的最多的卻是咱們的”熙春園”。游客游園必拍照的的工字廳貼水平臺”水木清華”,就是康熙皇帝10次蒞臨、8次過壽、命名“熙春”之處。
在那個九子奪嫡的年歲里,四爺在他的圓明園里把自己打扮成文人墨客或是漁樵耕讀,一副不問名利的樣子。而熙春園可是另一番景象。在允祉的帶動下,當(dāng)時文壇巨擘云集,學(xué)術(shù)活動頻繁。
據(jù)《熙春園·清華園考:清華園三百年記憶》記載,清華園的"荒島”就是我國歷史上現(xiàn)存最大類書《古今圖書集成》的編纂、印刷之地。陳夢雷90年坎坷人生中,最后居住在熙春園”松鶴山房”13年,完成了1.6億字《古圖書集成》的編纂校正并印刷了全書的96%。
特別提醒小伙伴們注意,在百年校慶翻修大禮堂之際,就在禮堂下方發(fā)現(xiàn)了“松鶴山房”的基址,并且還罩了玻璃保護(hù)。如有幸可以去清華大學(xué)大禮堂看電影別忘了去沾沾文氣。
話說這九子奪嫡的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了,允祉也沒能躲過四爺?shù)恼?,熙春園也在后來成為了圓明園的附園。雖然允祉無緣至尊之位,但是熙春園在100多年后還真的迎來了一位皇帝主人——奕詝。
道光二年(1822年)八月熙春園上次給了醇親王綿愷??上н@位王爺死的比他爹早,之后道光帝就把熙春園一分為二,劃分東西兩部分。西部賜其第四子奕詝(后來的咸豐皇帝),改叫”近春園”,俗稱“四爺園”,東部賜其第五子奕誴,俗稱”小五爺園”(今北京大學(xué)內(nèi)的鳴鶴園,俗稱”老五爺園”)。咸豐皇帝登基之后,為奕誴的花園親書匾額,賜名”清華園”。
到了咸豐年間,英法聯(lián)軍燒毀圓明園。雖然近春園、清華園得以幸免,但是清末國力衰微,在1909年以前,清華園和北京西郊的其他皇家御園一樣,荒廢已有時日。
如果沒有用退還庚子賠款辦學(xué),清華園就同隔壁的圓明園一樣,漸漸荒蕪。然而,游美學(xué)務(wù)處看上這里后,"清華學(xué)堂”徹底改變了這里的命運。
1909年10月,外務(wù)部與學(xué)部從內(nèi)務(wù)府接收清華園,改名為游美肄業(yè)館。在1909年到1911年之間,園中原有建筑工字廳、古月堂、怡春院被用作行政辦公用房和中國教員宿舍,完好保存使用至今。
而就在那桐題寫”清華園”三個字的這一年,大清卻走到了盡頭。1912年10月17日(民國元年)在清帝宣統(tǒng)退位、中華民國建立后,校長唐國安呈請外交部將”清華學(xué)堂”更名為”清華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