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里,有烏鎮的建筑景觀,又有兔耳嶺怪石景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李坑的建筑風格獨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
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更有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疊鎖、焦泉浸月、道院鐘鳴、仙橋毓秀等景點在其中,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
徽派建筑
村內保存尚好的古建筑如“大夫第”、“李其高故居”、“銅綠第”、“申明亭”等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挑高的大廳,精美的木雕,精致的馬頭墻,統一的裝修布局,粉墻黛瓦、參差錯落。那標準的徽派宅院,磚雕、石雕、木雕精致傳神。
銅綠坊
有著350年的“銅綠坊”是這徽派建筑的代表,“銅綠第”宅子的主人寫的一手好字,墻上還貼著主人很很多名人握手的照片以及簽名。
申明亭
古時作為村里聚會的場所,每周對村民進行賞善罰惡,頗有點現今議事廳的味道。凡是村中經審查有過錯的人,不許從亭中走過,而必須從亭邊的石頭小徑低頭繞過,以思悔改。
古樟樹
李坑村的水口保持完整,錯落有致的六棵古樟樹鎮住了這里的風水。其中有一棵下建有一座高僅盈尺的神龕,極其簡陋的神龕里留有殘存的蠟油。
當地人特別敬重神靈的保佑,每遇家人不順時便會到此地來燃香膜拜,如家人有病災等,還會把寫有名字的紙符掛在枝丫上,祈求神靈庇護,因此古樟樹的香火和飄揚的紙符也成為當地的一景。
古樹
村內有兩棵古樹:一為桂花樹,年代久遠,樹形龐大。胸徑粗達0.91米,高11米,冠幅半徑達7米,至今每逢秋月,桂花開放,有香飄十里之說;另一為紫薇樹,生長在武狀元李知誠的故居后院內,樹齡五百余年。看似衰老不堪,樹干、樹枝幾乎枯萎,只靠樹皮吸收養分,但至今仍舊開花,且花期長達九十天。有詩贊嘆:“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三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