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皇家園林,位于東京汴梁(今開封)城外,與瓊林苑南北相對。金明池始鑿于五代后周時期,又經北宋王朝多次營建,而成為一處規模巨大、布局完備、景色優美的皇家園林。
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四年(957年),為了征伐地處水鄉的南唐,遂在開封外城西墻之西開鑿一處人工湖,“內習水戰”,正像漢武帝當年為訓練水軍而在長安城西開鑿昆明池一樣。宋大祖趙匡胤曾攜眾節度使泛舟湖上,并在龍舟中擺設酒席。但對它進行大規模的開挖與營建則始于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
宋人王應麟《玉海》卷一百四十七記載:“太平興國元年,詔以卒三萬五千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飛梁,引數百步,屬瓊林苑。每歲三月初,命神衛虎翼水軍教舟楫,習水嬉。西有教場亭殿,亦或幸閱炮石壯弩?!贝文甓?,宋太宗親臨工地視察鑿池情況,賜役卒35000人每人千錢、布一端。這時池尚未修好,亦無名字,史書稱作新鑿池。太平興國三年二月,池已鑿成,并引金水河河水入內,宋太宗賜名“金明池”。
金明池原是宋太宗時開鑿來訓練水師的一個軍事基地,葉夢得《石林燕語》載:“瓊林苑乾德中置,太平興國中復鑿金明池于苑北,導金水河水注之,以教神衛、虎翼水軍習舟楫。”
但隨著國家進入承平之期,金明池的功能也發生了轉化,軍事色彩漸漸淡化,宋政府在這里修建了亭臺樓閣,種上垂柳花木。到太平興國末年,這個軍訓基地已被改造成供宴游的皇家園林,當時一位諫官的上皇帝書可作證明:“陛下又新西苑,復廣御池。池若漢之昆明,苑若周之靈圃,足以為陛下宴游之所。”
由于金明池的功能發生了轉化,從操練水師的軍訓基地轉為供宴游玩樂的皇家園林,原來的軍事訓練項目也演變成娛樂性質的水戲表演,包括水戰、百戲、競渡、水傀儡、水秋千、龍舟奪標賽,等等。金明池水戲一年一屆,定期舉行,時間為每年的春天清明季,宋人稱為“開池”。開池期為每年從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金明池對百姓開放,“許士庶游行”。
金明池周圍九里三十步,中有仙橋,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興,謂之駱駝峰,若飛虹之狀。橋頭有五殿相連的寶津樓,位于水中央,重殿玉宇,雄樓杰閣,奇花異石,珍禽怪獸,船塢碼頭、戰船龍舟,樣樣齊全。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樹上黃鸝,京城居民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游。金明池內還遍植蓮藕,每逢陰雨綿綿之夜,人們多愛到此地聽雨打荷葉的聲音。雨過天晴萬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氣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稱。
遙想當年北宋皇城的百姓,在這樣春意盎然的時節,傾城而出,來到金明池踏青。千年已過,物是人非了。讓人不禁感嘆,時光流逝,歲月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