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紀末年,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樣式雷設計的作品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八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宮殿、皇陵、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雷氏負責的。這個世襲的建筑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
樣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于康熙年間由江寧(現江蘇南京)來到北京,到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在光緒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筑設計師),即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也有口語話“樣子雷”的叫法。
雷發達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樣式雷的鼻祖。在樣式雷家族中,聲譽最好,名氣最大,最受朝廷賞識的應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圓明園而開始執掌樣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職務的人。康熙在《暢春園記》里曾經提到他非常牽掛一位杰出的匠師,即指雷金玉。
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都在樣式房任掌案職務,負責過北京故宮、三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設計,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雷氏家族進行建筑設計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以供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制成,故名燙樣。其臺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風紗櫥等均按比例制成。雷氏家族燙樣獨樹一幟,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設計程序的重要資料。留存于世的部分燙樣存于北京故宮。
“樣式雷”把持200年皇家設計。
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參加皇宮的修建工程,發達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術才能,得到康熙帝的賞賜,并獲得了官職。70歲退休,死后葬于江寧。
第二代樣式雷——雷金玉,康熙年時逢營造暢春園,金玉供役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雍正帝從雍正三年(1725)大規模擴建圓明園,雷金玉作為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圓明園工程從設計圖紙、燙樣到營造,是功不可沒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執掌這一職位的人,應了朱啟鈐老的那句話:“樣式房一業,終清之事,最有聲于匠家亦自金玉始”。
第三代樣式雷——雷聲澄,生活于乾隆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大興土木之時,他當有所貢獻。但雷氏家譜確難見記載“。
第四代樣式雷——雷家璽,操辦寧壽宮花園工程、設計嘉慶陵寢工程、籌辦乾隆八十大壽慶典由圓明園至皇宮沿路點景樓臺的設計與營造工程以及宮中年例彩燈、西廠焰火等設計與實施,嘉慶年間又成建了圓明園綺春園建設工程以及同樂園戲樓的改建、含經堂戲樓的添建、長春園如園的改建工程。此時形成第四代樣式雷最為強大陣容。
第五代樣式雷——雷景修,主要參與清西陵、慕東陵、圓明園工程。雷景修除了兢兢業業、克勤職守以外,聚集了樣式雷圖檔裝滿了三間房屋,樣式雷圖檔之所以流傳至今日,雷景修功不可沒。
第六代樣式雷——雷思起,雷思起與子雷廷昌還參與惠陵、盛京永陵、三海工程。
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雷廷昌隨父參加定陵、重修圓明園等工程,獨立承擔設計營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光緒帝的崇陵等項大型陵寢工程以及頤和園、西苑、慈禧太后六旬萬壽盛典工程。
第八代樣式雷——雷獻彩,參與圓明園、普陀峪定東陵重建、頤和園、西苑、崇陵、攝政王府、北京正陽門的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