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凌晨,重慶石柱縣西沱古鎮發生火災,有磚木結構的房屋被大火包圍,圍觀游客能清楚聽到房屋木頭炸裂聲音,大火燃燒了一兩個小時后被撲滅。共計14間房屋被損壞,無人員傷亡。據了解,西沱古鎮“西沱天街”7月23日才重新開街,當地以1314步云梯聞名。
西沱鎮位于重慶市東南部、長江南岸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與長江明珠忠縣石寶寨相映成輝。原名西界沱,古為“巴郡之西界”,以“歷史悠久、布局奇特、人文薈萃、民風淳樸”聞名。西沱屬古巴國重地,巴國因鹽興國,西沱以鹽興市,依道建街,是古代巴鹽古道的起點,現已有2000多年歷史。
西沱古鎮作為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有三大名片:
一是以鹽興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900年。早在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西沱鎮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在巴國時期,忠縣的井鹽匯聚在西沱碼頭,憑借著通往湖北、湖南、云南的巴鹽古道,形成了一條巴鹽銷楚的古代鹽市;在秦漢時期已成為長江上著名的水旱鹽碼頭,在唐宋時期是“施州蠻以粟易鹽”口岸,“巴鹽銷楚”巴鹽古道的起點,明清時期,則是“忠、萬交鄰為西界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都邑也?!蔽縻傔_到了發展的高潮。
二是云梯天街,布局奇特。長江三峽地區城鎮街道布局通常都是平行長江的“平街”,俗稱“扁擔街”,即一頭挑著碼頭,另一頭挑著市場;西沱古鎮云梯街則是依道建街,一條青石街道沿山脊而上,石階層層疊疊,步步高升,猶如云梯,垂直長江,直上云霄,民間俗稱“坡坡街”,美名則稱“云梯街”;而在云梯街的背后則串聯著糧市、藥市、柴市、窯市等各類市場。
西沱古鎮核心景區云梯街,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街”,街道原長2.5公里,三峽水庫蓄水后淹掉了600米,現云梯街全長1.9公里,有110個臺階、1314步石梯。老街寬2-6米,有1314級臺階,落差160米,相當于50多層樓高。
三是前店后堂,商業為王。西沱古鎮是以鹽興鎮、依道建街的古代商貿集鎮。據乾隆《石柱廳志》記載:“忠、萬交鄰為西界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都邑也。置塘訊且設巡檢駐之。”
在明清時期,在西沱鎮上有湖廣會館的禹王宮、江西會館的萬天宮、陜西會館的三元廟、廣東會館的南華宮、福建會館的天上宮、山西會館的關帝廟、四川會館的張爺廟、山東山西會館的二圣宮,在云梯街上商鋪、客棧、食店、茶館、戲樓鱗次櫛比,商賈云集,熱鬧非凡。
街道兩旁有眾多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其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特色鮮明、雕刻精湛,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極高。云梯街垂直于江面的整體布局模式,更是世所罕見,令人嘆為觀止,被國內外建筑學者公認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觀、名副其實的古建筑博物館”。
西沱古鎮民風淳樸,人文會粹,現在西沱鎮還保留著玩牛、啰兒調、鹽運習俗、土家斗鑼、土家斷斗鑼鼓、玩水龍、尺磅磅(竹琴)、金錢板等民風濃郁的國家級及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11月,西沱古鎮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評選為重慶市人文類景觀“巴渝新十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