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關于印發《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1422號),對年初發布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完善了普惠養老的支持政策,那么修訂版的實施方案和試行版的實施方案有什么不一樣呢?總結修訂版實施方案的九大亮點,與大家分享學習:
一、普惠養老歸到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專項下,新發布的通知中,不再強調城市養老院的建設,而是將普惠養老歸到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專項下。強調在做好“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增加普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體現了政策從“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逐漸增加普惠養老服務,以普惠養老為更多的老人提供品質更高的養老服務,同時促進養老的市場化發展。自發的市場從高端往大眾發展,國家發展委的政策方面是從“保基本、兜底線”往有品質的大眾普惠養老發展。
二、普惠養老支持的內容更加豐富、務實。在支持養老服務骨干網建設和長期照護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重點支持“社區、醫養、學習、旅居”4類項目,同時強調了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在保障基礎養老服務的同時,更加注重健康老年人養老服務供給,包括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日益旺盛的老年人對旅游、旅居服務的需求,同時強調打造全國普惠旅居養老市場,切實支持養老市場培育和市場化建設。
三、明確了普惠養老的價格形成機制,綜合考慮企業建設運營成本、政策支持和財稅補貼以及老年人承受能力等因素,提出在確保企業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科學確定基本養老床位普惠價格的基準水平,同時要求企業測算提出基本養老床位的普惠價格及具體明細,通過市場機制自主形成普惠養老分級服務價格,提供差異化服務。這一點非常重要,此前未充分考慮全國地域性差異和城市差異,此次細化了價格形成機制,有利于普惠養老的落地和發揮作用。
四、中央差別化補貼,培育普惠養老市場。補助方式由中央預算內投資適當補助改為了中央差別化補助,按居家社區型和醫養結合型每床位補貼2萬,學習型和旅居型每床位補貼1萬。同時要求省級加強扶持,要求省級發展改革、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要研究完善補助、補貼等政策,以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合力,共同培育普惠養老市場。
五、組建普惠聯盟,確立養老產業聯盟價值。產業聯盟是國務院一直鼓勵和支持發展的合作形式,在多個領域,這種采用非社會團體形式所建立的實質性合作平臺,正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建立普惠養老產業聯盟等實質性合作平臺。此次文件對養老產業聯盟形式的作用和價值,要求探索由多元主體合作共建普惠養老產業聯盟等實質性合作平臺。明確聯盟的性質是合作平臺,而不是社會組織,這是積極響應國務院的文件精神,加強產業聯合發展的有益探索。
六、加大跨部門協同的力度,形成政策合力。增加征求民政和衛生健康委意見。由城市政府向省級發展改革委報送項目,各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審核推薦項目并充分征求民政廳(局)、衛生健康委意見后,根據重點支持方向等排序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民政和衛生健康部門,有利于普惠養老推廣,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落實省級出臺對普惠養老的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策合力。
七、完善金融支持,針對性開展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是養老產業發展最大的支持措施之一。方案要求:綜合利用各種政策工具,制定養老服務補短板組合融資實施方案,將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城市作為樣板,綜合采用“補貸債基購保”,降低建設運營成本。鼓勵銀行、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參與合作,對專項行動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金融服務。引導戰略合作機構積極對接項目,并針對性開展金融產品創新。
八、發展長期照護,引導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支持政策部分,增加了“逐步”建立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借鑒日本養老產業的發展經驗,長期護理保險將是重要的政策發展方向。
九、取消試點期限,將普惠養老作為長期支持政策。實施方案修訂版,刪除了“到2022年等字樣”,并將“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改成為:“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并將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4年。”改為“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新發布的實施方案修訂版,強調了發展普惠養老,可以看到,未來圍繞支持普惠養老將成為養老產業發展重要的政策發展方向。
普惠養老政策是目前針對養老市場化發展最主要的支持政策,對我國養老市場化發展有著非常深選的意義,學習和理會普惠養老的政策要點,及時把掌養老支持政策的發展動向,分享養老政策紅利,更好地發展養老產業,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需求。歡迎大家與我們交流,共同學習最新的養老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