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宿是鄉村旅游的新熱點。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鄉村旅游達25億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消費超過1.4萬億元,同比增長27%;民宿消費規模達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鄉村民宿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國內旅游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國家層面到各省市都出臺了對民宿的扶持政策。
國家層面政策
2015年11月19日,國務院網站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5號,首次點名“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細分業態”,將其定性為生活性服務業,將在多維度給予政策支持。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1號發布,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有規劃地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
2016年,發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說明:“支持發展共享經濟,鼓勵個人閑置資源有效利用,有序發展網絡預約拼車、自有車輛租賃、民宿出租、舊物交換利用等。”
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在組織領導和支持政策中提出兩條支持渠道: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二是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2016年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表示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關于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實際上在三部委文件出臺之前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專項建設基金的第19項“新型城鎮化”一項里面,有“特色鎮建設”這一子項,其他幾個子項也與特色小鎮建設相關,分別是19.1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地區的中小城市、19.2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地區、19.3少數民族特色小鎮。
2016年10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于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通知》(建村[2016]220號)進一步明確了農業發展銀行對于特色小鎮的融資支持辦法。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組織、推動全國小城鎮政策性金融支持工作,建立項目庫,開展指導和檢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進一步爭取國家優惠政策,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信貸資金。
2017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旅游綠皮書:2016—2017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中提出,建議各地探索合理合法、高效一體的民宿行業管理政策,推行行業許可經營制度,建立統一的民宿審批與監管機制,提高民宿經營的規范性與穩定性。
2017年8月,國家旅游局的《旅游民俗基本要求與評價》在市場準入方面,強調民宿經營者必須依法取得當地政府要求的相關證明,并滿足公安機關治安相關要求,民宿單幢建筑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
海南省鄉村民宿扶持政策
2018年2月,海南省發布《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海南省發展鄉村民宿的目標是“打造休閑度假、康復療養、避寒過冬的‘鳥巢’,讓農民更多參與到鄉村旅游服務中,助力全域旅游,實現美麗鄉村健康持續發展”。
到2020年,全省鄉村民宿產業培育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一定市場知名度、服務水平一流和一定規模的重要產業。
從用房保障、金融扶持、財政補貼、返鄉創業、簡化流程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扶持政策。其中,加強民宿用房保障。積極探索回購、租賃、置換、退出等模式,圍繞民宿開發,有序盤活舊村委用房、舊廠房、舊校舍、農戶閑置房等閑置合法資產。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權益的前提下,探索發揮農村基層組織作用,以農戶自愿為原則,由村民小組或村委會統一將盤活的閑置房屋集中,成立合作社進行股份制經營管理,或受農戶委托,統一與投資方簽訂合作、出租、聯營等協議。鼓勵投資方長期租用鄉村民宿用房,確保對民宿業的持續投入和開發。簡化營業證照審批流程。實施多證合一管理,將工商、衛生計生、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稅務、環保等需要辦理的各種證照合為一本營業執照,由相關部門依法許可后,工商部門統一辦理發放,行業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指導。鄉村民宿的開辦經營實現“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證核發”。
2019年4月,海南省住建廳發布《海南省鄉村民宿發展規劃(2018-2030)》,在房地產調控背景下將資本引入鄉村,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支持將鄉村民宿旅游、休閑農業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對列入全省精品鄉村民宿項目庫中需要使用建設用地建設配套服務設施的項目,優先安排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全面啟動鄉村閑置土地和房屋調查摸底、盤活利用工作,圍繞鄉村民宿開發,有序盤活閑置荒地、舊村委用房、舊廠房、舊校舍、農戶閑置房等。鼓勵村民可以房屋產權入股,村集體以集體房屋、現金投入修繕、經營等方式入股,成立鄉村民宿協會(公司),對本村民宿進行招商與開發。
具有合法的土地和房屋使用證明、合法的房屋租賃合同(如經營者與民宿房屋權屬所有者不一致),鼓勵簽訂10年以上長租合同,市縣鄉村民宿管理綜合協調部門對簽訂滿20年租約的規范合同文本實行編號備案管理,并監督合同執行。租約到期后承租人有優先續租權。
可探索通過“租賃加贈送”的模式保障民宿投資者的權益,即租賃20年后再“贈送”10年或先“贈送”10年后再租賃20年的方法,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可約定20年后的續約問題。農民亦可以未來的土地租金入股鄉村民宿,享受分紅。
對重點發展鄉村民宿旅游的區域,經相關部門審核后,對符合標準的鄉村民宿新建、改建房屋進行設計和建造指導。
海南省海口市:最高資金補貼8萬元
海南省級財政安排海口市1400萬元,指定建設海口市石山互聯網農業小鎮。資金將主要用于鎮級運營中心裝修改造、設備購置,村級服務中心改造建設、硬件設備購置。鎮級運營中心改造建設及設備購置補貼最高上限100萬元/點,村級服務中心改造建設和設備購置補貼最高上限20萬元/點;光纖入戶補貼每戶最多補貼50%;每個服務點信息員不少2人,每人每月補貼最高不超1000元;互聯網民宿每戶補貼房屋改造及設備購置費用不超過70%,最高8萬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