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名滿天下,以至于人們一聽到“園林”二字只會想到蘇州。其實,古稱“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揚州除了“煙花三月下揚州”浪漫的詩情畫意之外,還有兩座很有特色的近代園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座個園。
個園是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于清嘉慶年間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而來的。是典型的鹽商私家園林,除了可以領略到當年鹽商的奢華生活外,個園內則生長著數千種名貴的竹類:毛竹、羅漢竹、龜甲竹、箭竹……園中之最當屬四季假山。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分別選用了四種各有特色的石料、四季代表性植物。整個園里共有竹子60余種。有亭亭玉立的斑竹;有引人注目的金鑲玉竹;還有腹面平滑而有光澤的慈孝竹。它們全身翠綠,清秀高雅,但因為它們難以繁殖,所以極為罕見,深得游人們的喜愛。
個園不僅有千姿百態的竹子,還有形態各異的假山。“四季假山”最為著名。有綠意盎然的春季假山,有秀美婀娜的夏季假山,有紅楓滿山的秋季假山,還有白雪彌漫的冬季假山。但就算是負有盛名的四季假山,也比不上個園的鎮園之寶——魚骨石。魚骨石自上而下有三個近圓形的孔洞,如剔凈的魚骨。如遮去下面的孔洞,又像漢字中的“丑”字。賈平凹也曾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也就美到了極處。”
個園的主人叫黃至筠,在清代的嘉慶、道光年間,他是全國最富有的鹽商。據說,黃至筠從明代壽芝園基礎上建起來的個園所花費的白銀為600萬兩,相當于當時江蘇省一年的財政收入。當年,黃家住宅共分五路,分別開有福、祿、壽、財、喜五座大門,一字朝東關街排開,盡顯豪綽鹽商的氣派。
穿行在個園的竹海之中,看陽光將“個”的身影投射在地面,亭臺水榭,蜿蜒小道,都在這竹海之中,向前延伸,別是一番風味。
古人講究“歲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竹子,在個園中也不例外,甚至園林主主人的“筠”字中都帶竹字頭。入園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題曰“月映竹成千個字”,樓臺、花樹映現其間。
個園以疊石藝術著名,筍石、湖石、黃石、宜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則被譽為國內孤品,但對于普通游客而言,或許只會覺得布局緊湊、造型獨特。抱山樓、清漪亭、住秋閣等點綴其間,符合傳統園林“與山水畫理于一體”的布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