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古鎮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西北部,可考歷史記載為三國時(公元262年)魏在此地首建平陽縣,距今已有1700余年。
上津古城自誕生起就一直伴隨這塊特殊地理位置,融進獨特的酸甜苦辣,榮辱與滄桑。走在古鎮中,恍惚間竟然不知自己身處何地。古老甚至破舊的城墻,斑駁的建筑,無不是歷史的痕跡。在古城明清街上,當年的“上關縣人民政府”舊址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大砍刀、煤油燈、發黃的文件袋,向人們述說著烽火歲月。現在的上津古城,既不顯赫,也不喧囂。
楊泗廟:楊泗廟位于上津鎮上,據史料考證,至少在北宋年間就有了江瀆廟,被復建的江瀆廟建于“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廟內檁枋有題記)。中國歷史上有祭祀岳三神、四瀆水神的民俗傳統,祭祀的四瀆水神為“江淮河濟”。江瀆廟是先人祭禮長江的所在。據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介紹,江瀆廟除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其建筑樣式和建筑風格在三峽庫區少見外,還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江淮河濟”四瀆廟之一,具有較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十分豐富的古建筑文化價值。
山陜館:全國各地的諸多山陜會館中,有的也稱“西商會館”,有的叫陜西會館或西秦會館。尤其在云貴川一帶,由于明清時陜西商幫的經濟在那里處于壟斷地位,當地便保存了好多會館,像成都、重慶等地的中心繁華街道,就是由于有會館而命名為“陜西街”、“陜西路”。
上關縣人民政府舊址:在古城明清街上,當年的“上關縣人民政府”舊址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大砍刀、煤油燈、發黃的文件袋,向人們述說著烽火歲月。走在古鎮中,恍惚間竟然不知自己身處何地。古老甚至破舊的城墻,斑駁的建筑,無不是歷史的痕跡。
白巖云橋:位于城西泗峪河中游,今石廟村海拔1338米的白巖寨寨下,白巖溝內。兩山夾峙,溝深谷狹。虎行猿嘯的深澗峽谷。橋上白云繚繞,橋下澗水怒吼,橋上是千年古寨,寨后是萬丈懸崖,崖為白色,故名白巖寨。寨周郁林叢生,山峰筆挺,如仙境一般地方,清陜西臨生來此慨曰:猶是人間地,而無四馬嘩。近代史上“鄂保四團”,“反村”運動的匪徒均居此為寨,直到解放后匪亂平息,此處才日漸落寂。
上津古鎮自然風景令人嘆為觀止,其著名的景點還包括山石景觀,河潭景觀,植物景觀,長提柳浪,鐵箍云峰,三山疊翠,天橋古洞等等。
上津古鎮是湖北省保存最為完整的縣級古城,古城本體、建筑風貌、空間格局均保存較好,對研究明清鄂陜交界地區建筑歷史、社會歷史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