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民宿近年來的迅速崛起,既與市場需求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也與國家層面多維度的引導與支持分不開。民宿的精髓在于主客共建、共享。在體驗經濟背景下,對于民宿,游客希望獲得的是借由這個特定空間衍生出的氛圍、互動與收獲。
要充分發揮鄉村性在民宿發展中的核心作用,突出鄉村文化、鄉村特色、鄉村關系在民宿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讓民宿真正成為獨具特色的住宿體驗形式。通過民宿這種住宿體驗,不僅帶動民宿主人的發展,而且要帶動鄉村就業、鄉村經濟、鄉村社會、鄉村能力的發展。
作為依托于鄉村的住宿體驗形式,要對鄉村的發展有客觀的認識。一方面,要認識到鄉村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可以挑挑揀揀的作品。鄉村振興離不開建設小康社會、完善社會治理、重塑文化肌理、尊重鄉村居民、提高造血機能和增強意識覺醒等,這些也是推動鄉村民宿更加健康有序發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鄉村民宿不僅應該在帶動鄉村新業態發展和周邊經濟復興方面發揮作用,還應該積極致力于吸引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和原住民回歸。只有這樣,才有利于鄉村在加強對外交流的過程中沉淀與傳承優良傳統,促進整個鄉村社會的進化,把鄉村作為一個大舞臺,激活鄉村的空間價值。
民宿的異軍突起對于盤活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當下民宿發展仍面臨諸多困境,業內所稱的非標管理與服務是民宿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但也因為非標帶來很多現實問題,一些時候成了民宿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掣肘。比如,旅游者隱私與安全、衛生以及成熟的配套供給等方面的保障問題。
不少民宿實際上走向了偏精品酒店的發展之路,失去了民宿自身應有的特色。發展民宿的初心就是充分利用網絡的信息傳播能力和共享經濟思想,用閑置的資源解決現實的需求,借由市場蓬勃發展的新需求,讓舊的資源煥發青春,而不是在鄉村空間修建全新的精品酒店。
共享經濟理念在鄉村社會的應用,應該是在新的需求和舊的供給之間架設橋梁,而不是在市場上增加跟舊的弱勢供給存在替代性競爭關系的新供給。民宿也應該秉持共享的理念,以凸顯鄉村風光的原真性為核心,為強化游客的旅游原真性體驗提供基礎。
很多鄉村民宿其實是從外部介入到鄉村中的一個個孤島,成了城市的飛地,一部分鄉村民宿沒有跟鄉村振興密切結合在一起。對于鄉村發展而言,民宿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鄉愁的寄托、對綠水青山的追求、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民宿更應該成為鄉村旅游全域化的重要中介和平臺。
民宿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帶動鄉村的物產、鄉村的生活、鄉村的文化持續發展,也將帶來鄉村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綜合提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