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古鎮,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鳳棲山下,毗鄰青城后山和九龍山。街子鎮東北與都江堰接壤。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經地勢平緩的街子鎮口,形成一泓碧潭——龍潭。古鎮水系發達,地下水豐富,石板路兩側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斷,因而有“川西水鄉”之名。“青城后花園”之稱。
鎮內有晉代古剎——光嚴禪院、鳳棲山旅游風景區、千畝原始森林、千年銀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條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義遺址、唐代一瓢詩人——唐求故居,有古龍潭、五柜沱、云霧洞等,全鎮各種文物古跡二十余處。
光嚴禪院
光嚴禪院又名“古寺”,海拔1100米,藏于鳳棲山密林中,群山環繞,林木蔥郁,屬于青城山108景的系列之內。
古寺始建于晉代。明太祖朱元璋叔父和孫子建文帝均在此出家避難,明代朝廷贈送古寺的《洪武南藏》是明代刻造的三個官版中,中國佛門經典上保留下來的唯一印本,重11噸、體積達1.505立方丈,堪稱中華佛門之經典。古寺因曾擁有此曠世珍寶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譽。
唐求故里
街子建鎮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五代后蜀設永康縣,是縣治所在地,是它的最繁榮時期了。街子人唐代的“一瓢詩人”唐求,其詩名雖然不如同朝代的大小李杜那,但《全唐詩》和《唐才子傳》里都能找到他的蹤跡。宋代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也是街子人,如今鎮上尚有二人的故居遺址。
字庫塔
字庫塔建于清道光年間,用石條、石墩和青磚建成。塔高15米。塔呈六方體形,分五層,最上面的四層外墻刻有“白蛇傳”等壁畫。
字庫是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認為:隨便丟棄、污染有字的紙是缺德的事,應該把廢棄不用的字紙放在特制的紙簍內集中起來焚化。于是分別在街道的上場口和下場口修建了兩座專供焚紙用的字庫。上場口的那座已毀,下場口的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為古鎮的一道景觀。
街子古街區和光嚴禪室位于街子古鎮中心處;字庫塔位于古街區的南邊;唐求故里位于古街區的東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