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永福寺位于靈隱之西約一華里處的石筍峰下,自東晉慧理禪師開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座落于飛來峰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據載,東晉咸和元年(362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筑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
院落規劃
永福禪寺占地三百余畝,建筑群落依山而起,全寺分為普圓凈院、迦陵講院、資巖慧院、古香禪院、福泉茶院等五個開放院落,擁有七進、五殿、三堂、兩閣、兩樓、五亭,以及千余棵古樹名木,是杭州市佛教界恢復的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
開放的永福禪寺正以其恢宏的氣勢、幽雅的環境,豐厚的歷史人文景觀,濃郁的佛教文化氣息,吸引著無數海內外信眾來賓的觀光與朝禮。進整個景區的確是要門票的。不過不同于靈隱寺,永福寺和韜光寺不需要再買門票。
普圓凈院
永福寺在吳越國時期又名普圓寺,現因該院落主殿為觀音寶殿,殿內供奉木刻千手觀音圣像,表凈土法門,故名普圓凈院。該院內左首建筑為客堂,主要負責僧眾和信眾接待工作。右側是五觀堂、云水堂,為永福寺日常工作及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迦陵講院
此院落主殿為梵籟堂,為永福寺講法堂及音樂廳,也是杭州首座佛教多功能藝術殿堂,其猶如西方極樂世界迦陵頻伽神鳥代佛宣化,故名迦陵講院。院內右側建筑為文景閣,為佛教書法繪畫藝術的展示場所;下首為藝明齋,有大量佛教藝術類精品書籍供閱覽流通。
資巖慧院
永福寺后山古名資巖山,吳越時以山名寺,故名資巖寺。該院光明暢達,堪表智慧,故名資巖慧院。院內
主建筑為大雄寶殿,殿內供奉38000斤的盛唐風格釋迦牟尼佛及迦葉、阿難二尊者青銅像。前方建筑為福星閣,自宋以來歷代供奉福神星君等護法諸神。院前有湖山一覽處,可遠眺西湖美景及飛來峰、北高峰諸山,靈隱、天竺諸寺散布其中。
古香禪院
明成化年間,住持僧古香建海日樓于上院,以該院林泉幽靜,頗通禪意,
故名之為古香禪院。該院正面建筑為藏經閣,上奉乾隆版龍藏一套,并供有海內罕見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一尊,為永福寺鎮寺之寶。藏經閣樓下為“心越印室”,主要收藏展示永福寺東皋心越祖師生平及遺跡。側面建筑為三圣殿,殿內供奉西方極樂教主阿彌陀如來、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佛像用唐代傳統漆金夾苧工藝,極具藝術鑒賞價值。
福泉茶院
永福寺舊有金沙、銀沙二泉,明代曾建福泉亭于其中。今福泉茶院依托永福禪寺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遍植茗茶于寺周,并設茶道會館于迦陵講院南側,薈萃海內外名茶,以茶會友、與佛結緣,品茗論道。頓悟人生。面向飛來峰,遠眺西湖碧波千頃,一山一水一盞茶,流水松風共忘機。
當年馮小剛導演為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來此勘景時,不禁感嘆“這里應該是中國最美的寺廟”,到杭州的必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