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宿經過多年發展和社會多方良性互動,已形成和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特色融合在一起的格局,成為鄉村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臺灣民宿精致獨特,主題豐富,形態各異,飽含著民宿主人的巧思妙想,帶著地域特色的文化氣息,散落在靜謐安然的青山綠野間,潮起潮落的海岸沙灘旁,向游客傳遞著臺灣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懷和脈脈溫情。
民宿是臺灣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鄉村旅游產品,臺灣人島內旅游中,約九成為散客旅游,而這部分人是民宿的主要客源。
在臺灣主要休閑農業區中,民宿與休閑農業已經形成了互促互動的良好發展勢頭,休閑農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也往往是民宿比例較高的地區。
臺灣民宿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發展和社會多方良性互動,已形成和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特色融合在一起的格局,本身成為鄉村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臺灣民宿的主人,既有回鄉創業的青年,也有退休在家的老人家,更有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換個活法“的建筑師、設計師、藝術家、教師等。
他們或是懷著夢想與熱情,或是帶著人生感悟和生活態度,或是因為對土地和故鄉文化的愛,回到故鄉,打造自己的夢想田園,然后與住宿的客人分享這一種生活。或許正是因為不忘初心,使臺灣民宿少了商業氣息,而充滿了藝術和人文格調。
臺灣民宿精致獨特,主題豐富,形態各異,飽含著民宿主人的巧思妙想,帶著地域特色的文化氣息,散落在靜謐安然的青山綠野間,潮起潮落的海岸沙灘旁,向游客傳遞著臺灣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懷和脈脈溫情。
民俗特色 干凈+精致+個性
臺灣民宿都非常干凈、舒適,就算最偏遠山區的民宿,其寢具、洗漱用具、衛浴設備也一點不馬虎。較高品質的民宿“門臉”給客人了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臺灣民宿從房屋外觀到內部結構,從裝修風格到物件擺設,都是主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的,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個地方,每戶民宿也各具特色。
按照臺灣相關法律規定,民宿經營規模一般在5間客房以下,150平方米以內,就算是特批的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和離島等地的特色民宿,客房也不能超過15間。這也決定了規模小的民宿,更要走精致和個性路線。
民宿發展思路 多樣主題+創意美學
臺灣民宿注重多樣化發展,很多民宿融合了當地的自然人文環境要素,再加上創意和美學元素,打造成了頗具特色、不同主題的民宿產品。
以地方特色來說,宜蘭的民宿強調田園鄉村主題,墾丁則以南洋異國休閑風為主,花東民宿強調原住民文化的奔放與山海相遇的激情,臺北九份的民宿以礦山小鎮懷舊為主題,澎湖民宿以離島度假、水上娛樂為特色,苗栗縣南莊鄉的民宿則散發著濃郁的客家風情。
以主人的旨趣來說,有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異國風情主題、原住民風情主題、家庭溫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等等。民宿,也便成了主人個性的最佳秀場和吸引志趣相投之人的聚集地。
為什么臺灣的民宿要這么多的創新和創意的融入?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如果從市場的競爭當中又能夠保留鄉村文化美學的部分,這個是最重要,也因為這樣的方式,創新和創意加上策略才可以開創新契機。
民宿經營理念 賓至如歸家
臺灣民宿主打“家”的概念,具有鮮明的特色。復古風、小清新風、后現代風……無論哪種類型的臺灣民宿,都能帶給游客居家的感覺。入住臺灣民宿,晚上可以在露臺上吃水果、看星星,早上有老板娘親手準備的精美早餐,就如同在家中一樣親切。
臺灣民宿經營者一般都親自接待客人,與客人互動。在客人入住前一天,民宿主人就要提醒他們安排好出發時間,如果預定報到時間客人沒到,他們也要打電話詢問情況,是否需要派去接等服務。待客人辦理完住宿手續后,他們會和客人聊家常,介紹自己家的布局設計,當地的山水風光和風土人情,并解答客人的行程路線安排疑問等。
民宿主人招待客人的方式也像是親戚朋友來串門一般,他們可能不會像酒店那樣給你標準式的微笑或程序化的服務,但家里的擺設用具隨意用,讓客人和自己同桌共進早餐,提醒客人最好晚上11點前回家……諸如此類的點滴細節,無不讓客人感覺家的溫暖和溫馨。所以說:民宿的主人是民宿最重要的靈魂所在。
有一些民宿主人還會兼職向導,帶客人逛家鄉,嘗美食,與旅游團隊不同,他們會選擇小街巷弄或相對小眾但有特色的山水線路。
民宿富有創意,主人熱情好客,通過民宿,游客不僅能觀賞到當地絕美的風景,還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當地生活風情,深刻體會當地的文化特色。所以游臺灣,住民宿,成為了當下的生活時尚。
反觀大陸,雖然鄉村游、農家樂近年來開始興起,但是,由于農村服務業不夠發達,游客大多是走馬觀花,給當地農民帶來的利益有限。如何留住游客,使他們能夠加大在鄉村的消費,臺灣的民宿文化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