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夢想。“旅居養老”已悄然走進我們的時代,正成為當下乃至未來的一種養老新潮流?
南“飛”過冬、北“漂”避暑的旅居養老
關于旅居養老最早起源于英國,后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地推廣開來。目前國外的旅居養老模式較為成熟。國內旅居養老在2015年開始興起,2016年國內涌現了一大批“旅居養老目的地”,2018年逐漸成為老年人一種流行的養老新模式。
根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9%,65歲及以上人口約1.67億,占總人口的11.9%。預計2050年將達到峰值4.87億,由此將催生出一個354萬億元的巨大市場。這意味著,旅居養老不僅是一種新型的、高品質的休閑養老方式,還是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途徑。
旅居養老不僅是簡單的“旅游+養老”
1、旅居養老VS“候鳥式”、“度假式”養老
“旅居養老”是近年來我國養老衍生出的一種新型異地養老模式,它與候鳥式養老、度假式養老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研究認為,“旅居養老”是“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的融合,是結合目前養老模式諸多特點而呈現出來的新養老模式,是老年人從觀光旅游方式向休養居住、開啟幸福老年生活的新模式,即旅居一地、慢游細品,以達到既健康養生、又開闊視野的目的。
目前對于“旅居養老”概念的定義,比較權威的是2015年11月發布的《旅居養老服務機構評價準則》中給出的定義:老年人在常住地域以外的地域旅行并且居住,單次旅居時間超過15日,在旅居過程中,享受各類適老服務進行養老的生活模式。即“旅居”應該是“旅+居”;旅居之“養老”,應是在旅居地過一種休閑的生活,讓“養老”變成“享老”的發展模式。
2、旅居養老是多重新業態的發展模式
旅居養老是養老服務與旅游資源相結合的結果。老年人可以根據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養老場所。目前,旅居養老主要有鄉村田園旅居、綜合度假休閑酒店公寓、換住旅居養老、文化藝術旅居、醫療康體旅居享老等多種形式。
旅居養老的多種模式及特點
我們期待什么樣的旅居養老之所?
旅居養老作為健康旅游時代的一個新模式,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具備哪些吸引力呢?僅僅是慢節奏的旅途嗎?其實不然,如果能做到如下幾點,這或許才是我們所期待的旅居養老之理想所在。
(1)能在一個舒適的優美環境中進行一種體驗和感悟。即在優美的大自然環境中,放松心情、調整心態、放慢腳步,能全身心投入在漫漫旅途中,細細品位和觀察,參與采摘體驗、觀光文化博覽等,以獲取新知,獲得身心愉悅和健康,這是旅居養老之所的必備條件。
(2)要具備適老化的專業生活服務及醫療保障條件。除自然環境優美的因素外,還必須要有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專業化的健康檢測和醫療保健條件,這是旅居養老的決定因素。當然,最好能構建一個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為旅居養老之所提供商業服務和政府服務,提高職能部門對旅居養老之所的監管能力,解決老年人的后顧之憂。
(3)還需要配套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功能。考慮到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在旅居之所還應配置體育活動、文化活動、老年大學等豐富的業余生活功能,幫助老年人保持和改善智力、記憶力和情緒狀態。同時還應關注家庭親情的觀念,在環境景觀和功能業態設計方面,應考慮親子家庭的需求。通過設計親子互動、兒童活動、情感交流等豐富、多樣、高品質的公共空間和交流空間,營造遠在異鄉養老、心在家園的氛圍,以便子女過來探望、陪伴,增進代際間交流的可能性。